3)001 大逐道时代_百家逐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谥号就有些让人心疼了。

  就突然理解了他焚书坑儒的心情。

  然而即便嬴政复兴了秦国,却终究没能追赶上那个男人的脚步。

  光武帝不仅雄才大略,开明勇武,寿命更是恐怖,险些连始宝儿的太子都熬死。

  此后,随着大逐道时代的愈演愈烈,这里的历史与谭英熟悉的世界,彻底分道扬镳。

  眼下,道始107年,他已再难找出一个认识的人物。

  世界的变迁更是出乎预料。

  光武帝以(武)德服人,兵不血刃便叫停内战,收回了王室领土。

  此后他却并未实行集权,而是苦下心力,与学宫名士合作,统一了文字、货币、历法、姓氏称谓等诸多标准。

  他的后半生,更是全情投入学问和创造,与百家相辅相成,开创了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一系列惊世发明,为人民谋来了百世的福祉。

  神奇而又神秘的是,终其一生,他都没有明确过自己崇奉哪一家,师从哪位子。

  另一边,各诸侯国在光武帝的威慑下,自是再无胆量发动战争。

  但春秋战国的格局已经摆在这里,争总是要争的。

  武斗不行,那就文斗。

  于是,各国皆大兴学宫,礼贤下士。

  战火依旧连天,只不过战场转移到了人才、技术、经济和文化上。

  当然,最大的战场,永远属于“道”。

  曾经的诸子百家,只能用语言驳倒对手,用依附君王的方式实现道路。

  然而往往辩论许久也难分输赢,君王完成霸业后就卸磨杀驴。

  但随着灵气的涌现,一切都变了。

  所有人都相信,一位文士所控的灵气越磅礴,越精纯,也便意味着他越接近天道,越接近正确。

  于是,当两个人辩论难分输赢,又志在必得的时候,终于有了最终解决方案——

  以武德论高下。

  因此,历经无数兴衰重组,至今依然留存的百家势力,无一例外的……

  武德都很充沛。

  当然,并非所有百家学士都能得到天道的垂青,其中大多数人依旧是理论派,只有少数“得道者”才能实现真正的“五雷轰顶”。

  那么如何得道?

  公认的原理是:通悟到前人未能所及的地方,天道自会给予你认可。

  按照谭英的理解,大概是对现有理论的扩展。

  不得不说,这件事听起来就很难。

  就比如他前世所读的生物学专业吧。

  扩展理论之前,先要用很久的时间学通一个方向的知识。

  然后沿着现有理论的边缘苦思冥想,看能不能在边边角角敲出点新东西。

  好不容易想出来一个点子后,先不要高兴,先去查论文。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点子几十年前就有人研究过了。

  于是只好重头再来,无限循环。

  等等……

  这快乐的流程,为何如此似曾相识?

  “啊。”谭英一拍脑袋,“论文还没写完。”

  刚刚的信息注入太多,他险些忘了自己是谁。

  他叫谭英。

  喜欢学习。

  实验和论文。

  以及小组讨论,辩论演讲。

  还有篮球赛,健美赛,以及和隔壁师范学院大姐姐们的联谊。

  总之只要不跟学生会打交道,其它事情都可以。

  来到这个世界前,他正在电脑前写论文。

  边查边写,边学边悟,直至入迷,失去了对时间的认知,浸入了一种空灵的学习状态。

  这难道是……

  得道飞升?

  谭英一个瞪眼,再次掀开了厢帘。

  再看那“稷下学宫”四个大字。

  那不就是个学习天堂么?

  。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