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4章 山水人物故事镜_漫步重生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具,同时又是精美的工艺品,有名的铜镜均是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

  同时古代一般用铜镜殉葬,取其照耀幽冥的意思。

  现在所得到最古老的铜镜大多是汉朝的产物,制作极为精巧,且有嵌镶珠宝的。

  汉代的铜镜都有铭文,铭文一般是吉祥语句,如家势富昌、宜子孙、大富贵、大吉祥等,镜的名称有日月镜、十二生辰镜、尚方御镜、辟邪镜、仙人镜、神人镜和宜官镜等。

  中国的铜镜发展大致分成几个阶段,早期是商周,开始流行是春秋战国,鼎盛是汉代,中期是三国、晋、魏和南北朝,繁荣是隋唐,衰落是五代十国、宋、金和元等几个阶段。

  铜镜的产地,以山东、河南、陕西和安徽为最多,但现在各地均已挖绝。

  宋代在经济和科学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反映在铜镜工艺发展上又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但由于铜的产量所限,宋朝和金朝铜禁比较严,加上铜镜的用量大,故宋镜和金镜铸造得比较薄,合金工艺赶不上唐代。

  铜镜进步主要表现在装饰艺术上,宋代世俗地主阶级、士大夫阶层经过唐代繁华的社会之后,审美转向了对山水花鸟的自然界,是宋代美术上山水花鸟画兴起的主要原因。

  因此现在看到宋镜的装饰题材中多为写生画的缠枝花草、鸟兽鱼虫、山水楼台和小桥流水人家以及陶醉在自然美中的“隐居者”。

  这些题材用精细的浮雕,追求真实的美感表现出来,毫无神秘的气氛,犹如从社会生活或自然界录下的一个个镜头,或者说是画家一幅幅写生画。

  这样的装饰是中国铜镜艺术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显示了强烈的时代感。

  有的镜上铸有印记、铸镜作坊、年月、姓名和州县检查官记等,表明宋代不仅有官办铸镜作坊,而且民间铸镜作坊也很多。

  元明时代的铜镜沿用宋镜风格,不但没有发展而且趋于衰退,可以说是中国铜镜发展史上的尾声。

  而与南宋对峙的金代积极吸收汉地文化,在铜镜制作上异军突起,虽有不少仿唐宋之作,但也有创新的内容,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方面继承了汉唐装饰艺术的特色,在工艺上使用“铁线银丝”法,采用地纹或铭文装饰,及图案化构图方法,在题材上神禽瑞兽、花草仙人兼收并蓄,而且更重要的是,在继承中不泥古,不雷同,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并能积极汲取其它艺术门类的长处,不断丰富自身的题材和表现手法,最终使铜镜艺术摆脱了宋代以前铜镜构图造型图案化、题材内容神秘化和数千年来变化不大的格局,走上了创新之路。

  其中以鱼纹入镜尤以金代铜镜中的鱼最为写实丰满生动,配以水波、涟漪和花草,尽显吉祥欢乐情趣,格外招人喜爱。

  后世的考古发掘专业一般会将铜镜作为断代的大标准器,每个时代铜镜都有其鲜明的特色。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