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九章:因果循环,得与失_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姚府书房内。

  姚思廉望着笑而不语的许奕再度陷入了沉思中。

  不可否认,以工代赈着实是一个好办法。

  通过此举,既梳理了河道,解决了关中大旱。

  又给了灾民足以活下来的金钱,使得关中地区再度恢复了以往的秩序。

  但,田地问题依旧没有解决。

  纵使一个灾民再如何拼了命地去劳作,所获得的金钱也根本无法赎回自己的田地。

  世家豪绅们通过旱灾吞并田地,又岂会因旱灾结束而放弃自己手中的田地,任由灾民赎回去?

  钱?他们根本就不缺。

  总不能强行逼迫吧?

  莫要忘了,这是一个皇权不下县的时代。

  底层的秩序还需他们来维护。

  若是逼急了,对谁都没有好处。

  姚思廉苦苦寻思,却始终寻不到解决之法。

  最终。

  无奈之下再度看向许奕问道:“如何解决灾民田地问题?”

  许奕拿起茶壶,边倒边开口说道:“最好解决的便是田地问题。”

  姚思廉面露不解,急忙追问道:“此言怎讲?”

  许奕放下茶壶解释道:“此番大旱席卷了整个关中,期间至少有二三十万人因旱灾而死去。”

  “很多地方除了县城内还有一些世家大族外,其余地方要么死绝了,要么便是逃难去了。”

  “待以工代赈过后,关中平原上将会空出来许多无主的田地。”

  “这些田地到时候会优先按照原籍,低价出售给灾民。”

  “若是原籍买不到田地,则将迁移到其他田地充足的郡县。”

  “若是如此还是无法解决田地问题。”

  许奕顿了顿随即继续说道:“那便将目光放在那些官府与豪绅身上。”

  “售卖无主田地的收入归了当地官府。”

  “那么如何从豪绅大族手中购置田地用以安置灾民的难题,自然也应当各地官府去操心。”

  “至于他们是花钱购置,还是威逼利诱,那就与我无关了。”

  “我只要一个结果,过程如何随他们去吧。”

  话音落罢。

  姚思廉脸上瞬间露出震惊的神色。

  与此同时,不由得再度夸赞道:“高!着实是高!”

  话音落罢。

  姚思廉不由得叹息道:“老了老了,这么简单的逻辑我怎么就想不透呢。”

  许奕闻言笑道:“姚先生您是将全部心思都放在了教书育人上了。”

  姚思廉笑了笑不由得叹息道:“若是你能一直做京兆尹该多好,到时候关中地区定然格外的繁荣昌盛。”

  许奕笑了笑并未多言。

  二人再度闲聊一阵后,许奕与王秋瑾便在姚家众人的相送下离开了姚府。

  姚府门口。

  姚思廉目送马车消失在街角后,方才转身走进了府邸。

  临近书房门时。

  姚思廉正了正衣衫,方才缓缓推开房门走了进去。

  书房内,一道人影端坐在许奕方才坐过的太师椅上,静静地品着茶水。

  姚思廉见状并未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