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九十章 赤壁之战_网游之全球在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属下的忠奸善恶,全凭欧阳朔的一双眼睛。

  ************

  八月二十五日,上午。

  正在南疆剑拔弩张时,一则系统公告,打乱了战争的节奏。

  “系统公告:中国区已经成功晋升五十座郡城,触发战役系统,第六场战役——赤壁之战,将于三天后正式开启,敬请期待。友情提示:赤壁之战为非强制性战役情景任务,只有晋升为郡城的领地才有资格报名参加。”

  ……

  赤壁之战,三国史上最有名的战役。

  如果说曹操与袁绍之间战争的胜利,包括有名的官渡之战,是曹操政权的转折点,那么赤壁之战就是孙刘政权的转折点。

  经过这次战役,刘备开始真正起家,而江东孙氏也声名大噪。

  只是关于这一场史诗般的大战,因为《三国演义》的文学加工,让外界对其多有误解。

  首先,赤壁之战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纯属子虚乌有之事。

  但“草船借箭”也并非空穴来风。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有关记载,建安十八年,即赤壁之战五年后,曹操率大军南下进攻孙吴。

  一天,孙权借江面有薄雾,乘轻便战船从濡须口闯入曹军前沿,观察曹营部署。曹操生性多疑,见江面水雾缭绕,孙军整肃威严,恐怕有诈不敢出战,下令弓弩齐发,箭射吴船。

  孙权的船很快便落满了箭,船因一面受箭偏重,渐渐倾斜即将翻沉。孙权命令掉转船头,让另一面受箭,船身平稳后,孙权指挥战船列队,缓缓离去,曹操才明白上了当。

  这只是发生在孙权身上的一个故事,仅仅是急中生智之举罢了。孙权并没有计划“借箭”,史书中也没说是草船。

  “草船借箭”是杜撰的,诸葛亮借东风,那就更是胡扯了。

  事实上,历史上的赤壁之战,真正的指挥者是周瑜,诸葛亮甚至基本上都没有参与到赤壁之战中。

  只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对诸葛亮的特殊偏爱,才将一些事情嫁接到诸葛亮的身上,一步步将其神化。

  不止赤壁之战,就连空城计,都非诸葛亮所为。

  同样,“周瑜打黄盖”,也是子虚乌有。

  三国历史上并没有黄盖使用苦肉计,但诈降确有其事。黄盖为保证无武装的火船不被截击,而能够顺利地接近曹军水寨,便向曹操投书诈降。

  曹操很轻易地相信了黄盖的投降,是因为曹操认为,黄盖曾经做过孙坚的部下,资格比周瑜老,屈居在周瑜之下,很可能心有不甘。

  此外,周瑜的同郡蒋干,被曹操派去说服周瑜也确有其事,但并非在赤壁之战中。

  裴松之注《三国志》时,把它记在赤壁之战后,并且只有蒋干劝降,没有中周瑜的反间计。

  而蔡瑁、张允也没有被卷入其中,他们甚至压根就不是曹操的水军都督。

  同样,真正的赤壁之战,双方的兵力差距,也并非演义中描述的那般悬殊。以少胜多之说,有些站不住脚。

  如果有领主玩家,以《三国演义》中的剧情,去揣测、准备赤壁之战,必将栽一个大跟头。

  前世,就有领主闹出这样的笑话。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