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2章 赵鞅示弱_我在春秋不当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还是届时让国君裁夺为好啊!”

  赵鞅却是早就洞穿了荀跞的想法,只见他是立刻摆手道:

  “大人勿疑,在下乃是诚心谏言。只因赵、魏、韩三族皆为晋西故地,而晋东又多为中行、范氏之邑。晋东与晋西宿怨已久,故而三族之人皆惧晋东,无人敢为其主事。”

  “日后也唯有大人可代为操持晋东之事,而这也是为我晋国大局着想。晋东之地,纵能征伐得了一时,却依旧是要安抚人心才是!”

  荀跞闻言,不由是一阵大喜过望。

  他没想到,这赵鞅竟学得如此“乖巧懂事”。把这种让他独食蛋糕的事情,居然给粉饰得如此“大义”。

  而且,赵鞅既然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上,荀跞也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接住。

  但见他眼睛一睁,一阵放光,刚要开口,随即又发现自己毕竟不能失了仪态。

  于是,他只得是假惺惺的笑言道:

  “呵呵,志父真不愧是晋之良臣呐!一切皆是以大局为重,好啊!好啊!”

  显然,赵鞅的这又一番的主动示弱,才算是彻底打消了荀跞的顾虑。

  ……

  翌日

  赵鞅在朝堂之上,也是不提其他,只是表明中行氏和范氏盘踞晋东的危害,并要求能够速速出师平靖祸乱。

  晋侯午则是点头道:

  “赵卿所言甚是!范、中行之事,寡人如今是无一日不发愁的。既然赵卿如此有心代劳,那平叛之事,便交由赵卿全权处置便是!”

  赵鞅应声拜谢,并是起身入列。

  随即,荀跞见众人已无事要说,于是便将裁撤二卿之事给提了出来!

  在一番慷慨陈词之后,梁婴父和范皋夷自是一阵面面相觑,都觉得是有些不可思议。

  而晋侯午这时也有些被搞得莫名其妙,不禁是皱眉苦思得一番:

  “这个……”

  其实所谓六卿之制,虽为祖制,但晋侯午也罢不可能不知道,这六卿制度的核心意义,是在于国君可以从中权衡朝局。

  而如果从六卿削减为四卿,那对于国君而言,平衡无疑就将被打破。

  但另一方面,六卿制度的存在,也的确是限制晋国能够进一步发展的拦路石。

  而且自从晋国设立六卿开始,小小的晋国公室就完全没有消停过。

  赵穿杀灵公,景公落入粪坑,栾书囚厉公,乃至后来范献子弄权,六卿之间又互相攻伐。

  太多的实例表明,六卿之制也确是有其弊端。尤其是当一族联合其他几族闹事的时,国君转眼间就会成为“极高危”职业。

  而这也正是为何在文公之后的历任晋国国君,其横死率一直是居高不下的根本原因了。

  然而,这又毕竟是涉及到百年的旧制。作为国君,他也是不敢轻易做出改变的。

  但现在首卿荀跞居然主动提及,晋侯却也是对此不置可否。

  而在场众人,听得荀跞所言,此刻也都是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

  晋侯午见众人都闷不做声,他却也只得是硬着头皮勉强回道:

  “此事关系重大,其中牵扯甚广,恐怕一时也难以决断……恐怕也还需得……从长计议吧!”

  荀跞闻言,又见众人竟都没有反应,知此事也一时难以速成,便也只得是暂且作罢。

  ……

  退朝之后,范皋夷和梁婴父走在一起,二人迟迟没有作声,随后两人又互相对视了一眼,倒是心有灵犀的使了个眼色,并就此分开。

  赵鞅回到赵府,见到了李然,并将朝堂之上的事情与之叙说了一遍,李然不禁是点了点头:

  “看来……对此三人是离间已成!而且荀跞果然终究是沉不住气,能由他自己当众提出,也实是再好不过。如此,将军也可以安心平叛了!”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