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医生和医生的区别_乡村中医李茂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樊九维心里顿时就有些惭愧起来,老实说,他刚进医院接触到病人时还注意观察病人的一些表征的,现在却早已经放弃了。

  仪器要比人肉眼观察来得精准得多,何必多此一举?

  这是医院里大部分医生的想法,并且基本已经形成了一种环境性普适性思想,谁如果还拘泥于用肉眼去认真观察患者的表征,反而就显得不合群了。

  说出来大家或许就要嘲笑了。

  可是,这样真的好吗?

  此时,樊九维开始了久违的一次反省。

  仪器,真就测得那么精准吗?

  何况又不可能每时每刻地给患者上全仪器?

  还有,樊九维此时真的有些迷惘和怀疑,他们这些被仪器惯懒了的所谓的医生,脱离开仪器还能给人看病吗?

  或者干脆一点说,脱离开仪器,他们还能称得上是医生吗?

  “还真是啊,嗯,病人情况应该是有些好转了。”

  樊九维心里惭愧着,嘴上赶紧呼应着李茂阳。

  这让他心里更惭愧了。

  李茂阳则继续给任晓静做着一些检查,凡是不犯忌讳能做的触诊他基本都做了一遍。

  舌诊他却没做。

  舌象不可能这么快就有多大的变化。

  再说病人依然虚弱得很,就不要过多烦扰她了。

  护士拿来了体温计给任晓静量上了,等李茂阳他们离开病房时,发现任晓静的体温果然下降了一度多。

  这让樊九维和那个护士都是在心里大大地佩服李茂阳,能用手触摸患者额头就能估量出她的体温来,上下相差不到一摄氏度,这得多灵敏的感觉!

  这得多少次实践锻炼才能锻炼出来!

  如此的细心,又如此的感知灵敏,难怪人家医术进步得快!

  “伱妈没事儿,马上就能好起来的!”

  临离开病房,李茂阳也摸摸任晓静小女儿的头安慰了她一句。

  世上可怜人多,来这医院能见到的可怜人就更多。

  李茂阳实在想不明白因为一点儿利益就瞎胡给病人治疗的那么极个别极个别的医生,这些人到底是咋从人肚子里生下来的。

  大概是见惯了人体器官,就把人当成一堆器官的组合体了吧。

  唉,说不得,说不得啊……

  ……

  下午在樊九维的帮忙联系下,李茂阳终于亲自观摩到了如何给病人下鼻饲导管了。

  其实只要足够了解人体结构,再胆大心细一点儿,这活儿在他眼里也不太难,他估计如果能在一个大夫的指导下亲手下几次导管,他也就学会了。

  都是眼出气(用眼睛能看出来)的活儿。

  至于输液扎针,他看了两次护士给病人扎针就学着给人扎针输液了,更简单。

  看得一边的乔果果真的有些怀疑李茂阳这家伙是个医学全能型的学习天才了。

  然后就是近期要搞氧气罩、输液器、导管这么一些西医方面的急救设备了。

  至于一些西医常用药物,上网学学,再和这些西医大夫们了解了解这些常用急救药物的切实疗效和副作用,也没啥难的。

  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

  李茂阳准备接下来一段时间一有空就来六原县医院这边跑跑学学。

  最起码把抢救人的手段多学一点儿,多储备一点儿总没错儿,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用得上的。

  光会中医的抢救手段还是稍微显得单薄了一些。

  学习这些知识技能的同时,这个下午李茂阳和乔果果还不时去看看任晓静。

  护士反应,她的痰壅气促的症状大大缓减,中午之后给她吸痰的次数就很少了,一下午总共才给她吸了三次痰。

  下午四点以后就基本不用给她吸痰了。

  体温已经基本恢复了正常,汗也不出了,人恢复了不少精神头,气色是大大好转了,人已经能吃进流食了。

  “继续服用原药,到明天下午如果情况一直稳定,你们就给她把气管缝合起来吧,光这么开着也不行。”

  李茂阳和樊九维商量,樊九维连连点头。

  他现在是真服气中医疗效和李茂阳这家伙了,这真是效如桴鼓啊!

  今天第二更。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