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9章 不按剧本_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瑜猜中或是猜不中朱见深的想法,在朱见深看来一点意义都没有,反而会弄巧成拙,让朱见深心中厌恶,继而对平壤加大支持的力度。

  朝鲜汉城方面对于平壤的动向了如指掌,平壤北王李樟来到京师,或是石亨被训责,日后被调走等一系列事情的影响下,让他们又重新燃起快速灭亡平壤的想法,做出此时的反应朱见深并不意外。

  可现在的事情已经不是平壤,或者汉城能做主的事情了。

  大明想让他们打,他们才能打。

  就现在而言。

  大明还是需要稳定的半岛局势,小打小闹可以,真的想两地分出胜负,重新统一不行。

  要是真的有统一之大战,大明为了自己的目的利益最大化,只能不留余力的帮助平壤,甚至直接出兵,占了平壤,继而开始南下,攻击汉城,早早的灭亡朝鲜。

  不过朱见深却并不希望这么早的开始行动,首先这需要需要大动兵事。

  辽东虽然有十几万军队,但备边防范蒙古的就占了六成之上,这些军队是不能动的,到时候还是需要朝廷直接出兵。

  可现在国内正在新税制的更改,内部要稳,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若真的现在就要做,难免会影响到新税制的进度,对于朱见深来说还是有些操之过急……

  朱见深将秘奏放下,给赵辅回了一封书信,让其无论如何也要阻止李瑜做出冒险之举动,若是用常规的办法阻止不了,亦可用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官员封印结束后,朱见深就让詹杨安排召见李樟。

  而礼部也定下了日子,元宵节过后的第一日由礼部左侍郎詹杨引送,郑种,李樟二人进入了大明的紫禁城。

  这次来到京师,李樟,郑种就是冲着大明皇帝陛下的诏书来的。

  只要李樟在皇帝陛下面前表现好一些,让皇帝陛下对其看重一眼,自己跟詹杨的谈判,甚至是直接面对辽平府都能挺直一些腰板。

  若是祖宗垂怜,让其拿到了敕封的诏书,他们就能跟汉城的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你有北伐的权力,我也有南下的权力。

  到时候就是各凭本事了。

  即便拿不到诏书,平壤用全国之力换取的见皇帝陛下一面,也可以对官员,百姓进行鼓舞,而且为了下一步拿到诏书做铺垫,最重要的就是,郑种想以此来激怒汉城,让他们不留余力的开始北伐,只有这样,郑种才能在军事上再一次次的挫败汉城,歼灭他们的士兵,让汉城流干他们的血液。

  让他们再无北上的勇气,到时候时机到了,平壤之军南下的时候,所遇到的抵抗也会很小。

  对于石亨被训责的事情,郑种也感觉出来了事情的不对劲,可他一直奉行的国策,是依辽而立,而不是依靠石亨这个人,在这种情况下,即便石亨被调走,也不会对辽平府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