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八章 峣峣者易折(1969—1971) 第十八章(3)_毛泽东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毛泽东看到莫斯科正在步华盛顿的后尘。这从他在1970年的尖锐评论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杜勒斯的阴魂已进人克里姆林宫。”(一年后,周恩来当面对我讲过这句话)。

  1970年初秋,毛泽东、林彪的紧张关系在庐山召开的中央委员会上已公开了。整整两天半的唇枪舌剑,其紧张程度不亚于11年前在这同一大厅毛泽东与彭德怀元帅斗争的那次。毛泽东、林彪之争使255位党的领导人震惊,也使毛泽东通夜难眠。

  虽然毛泽东只是斥责林彪和“他的大将”搞“突然袭击”但林彪已感到毛泽东反对他的冷风正在袭来而可能在进行防御。

  论点依然如旧:国家的领导权、“天才”问题、解放军的政治作用、美帝国主义是否还是威胁等。

  新的问题是,这次毛泽东公开、明确地反对林彪的观点、策略和作为接班人的地位。林彪想逼迫毛泽东设国家主席,毛泽东则认清了林彪的真实意图。林彪以为毛泽东不要这名义上的称谓他自己就可以抢到手。在江青的帮助下,毛泽东从容地解决了林彪,并对林彪的副手陈伯达先下手。林彪的计划挫败了。他对自己的同僚、空军司令吴法宪说:“搞政治我们不行,搞军事我们行。

  1959年,也是在庐山,毛泽东取得了胜利。林彪对毛泽东不像彭德怀那样粗鲁,但其用意却比彭德怀更狡猾。实际情况似乎没有1959年的对抗那么严重。在1970年的对抗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林彪的野心和毛泽东的复杂的心理。

  庐山之争的结果很清楚。在政治上,林彪不久就同周恩来发生了激烈对抗,他与“文化大革命左派”(如江青)的联盟也开始瓦解。不久,他就沦为由失宠的将军们组成的阴谋集团的头目。“天才”问题、国家主席问题、美国问题,这一切反而冲着林彪而来。

  1970年10月1日,晴空万里,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国庆游行队伍。彩车、礼炮、气球、体操,场面热闹非凡。毛泽东身边站着两位美国人,埃德加?斯诺和露易斯?斯诺,当时他们正在北京访问。〔洲《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毛泽东与这位经历丰富的记者及其夫人在一起的照片。

  “美国友好人士”是对斯诺照片的说明。一条毛泽东语录醒目地排在这一版的右上方:“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都是我们的朋友。”

  当毛泽东和斯诺注视着下面那些毛泽东的画像、毛泽东的像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和斯诺及其夫人在天安门城楼上。同年12月,在和斯诺的谈话中,毛泽东表示欢迎关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改善中美两国关系。

  *RT当时写道,老挝问题是中美关系缓和的最后障碍。”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