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5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_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最新一期公开邸报在各地百姓之间传开,再次在百姓之中引起轩然大波。

  上一期中的内容,还只是展现出皇上的一个态度,这一期却是直接成了实际行动,为老百姓带去巨大震撼。

  当然,刚听说皇上计划拨款一万两银子修那么几十座墓,算下来每座墓的预算都有数百上千两时,老百姓并没有多大感触。

  毕竟对普通的穷苦老百姓而言,几百上千两的银子,已经是一笔天文数字,为给家中长辈修个几两银子的墓,就已让他们深感吃不消。

  官府的人给百姓们解释这一万两,与之前的历代帝王修墓,动辄需要耗资数百上千万两巨资之间的差距。

  这一万两银子所能修出的墓,即便只使用最普通的砖石,也无法修建出按制该有的墓道与墓室的花费,何况还要修那么多座。

  届时修出的墓,将会寒酸得远不如那些王公大臣,或是富商之家修的墓,老百姓们才对此有了概念。

  比起上次就是否要厚葬与死不起,所引发的热议,这次的百姓议论更多的是朝廷对农业种植的重视,以及皇上与太子对那些农务司官员夸赞与认可。

  这些都使得百姓心中也下意识对那些司农官员生出敬重,对他们所倡导的那些种植方式,以及推荐的农作物种子,都变得格外重视起来。

  某些自认符合邸报中所提到的能工巧匠要求的人,也随之心思浮动,很想上京谋个前程,一展拳脚。

  不过不再热议是一方面,实际上有许多百姓都已暗自下定决心,不打算再跟别人比着要厚葬。

  听皇上的,学皇上的做法,肯定没错,皇上说的话,做的事,肯定都是为了百姓好。

  其他人也没理由再对别家如何办丧事与葬礼的事说三道四,毕竟这是由皇上亲自带的头。

  作为地方官员,沈卓等人都能在第一时间感受到这种风向的明显改变,纷纷在奏报中提及这些现象。

  看到公开邸报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往她所期待的方向发展,让何殊感到十分欣慰。

  事实再次证明,只要方法用得对,就算是那些看起来已经根深蒂固的陈规陋俗,也能被撬动。

  正宁帝看到那些内容,心中再次充满成就感。

  “朕发现,朕的这个皇帝名头,是真好用啊”

  难怪太子总是事事都打着他的名头,这影响力的确是非同一般的大。

  在何殊看来,这就相当于她前世最熟悉的名人效应,正宁帝身为当今皇上,绝对是大安的最顶流,风头无二的那种。

  当然,为了避免对方会飘,跟正宁帝本人肯定不能这么说。

  “这是因为父皇登基为帝后,所施的一项项惠民政策,已成功让老百姓们都记住了您爱民如子,仁泽天下的英明形象,这份信任的最直接表现,就是您所说、所做的一切,都能给他们带去巨大影响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