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刘清山的心理底线_娱乐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始在国视春晚里出现,至今已有将近二十年。

  里面的门道,没有几个人能比他更清楚,而且他的演出是最不可或缺的那一类,本身的话语权就很高。

  由他来提出对刘清山的邀请,所起到的效果无疑是最大的,况且其中的重要性和节目的效果预期,国视的人不可能联想不到。

  再加上刘清山本身在国视的影响力,以往的主动权优势应该会延续下来。

  别忘了他刚让国视得到了一部可流传后世的谍战剧佳作,那部剧为什么不在八套的电视剧频道,而是被放在了一套的新闻频道,其实已经说明了很多问题。

  并且这部剧取得了仅次于春晚的近三十年来最高收视率,平均数据可是突破了恐怖的10%,已经超越了爆款剧的概念。

  仅就这一部剧的贡献,他就会被国视上下奉为擎天架海栋梁材,是绝没有夸张的。

  就因为一部《潜伏》,让国视实现了久违的业内优势,也就是在单个剧目上形成了一台牵头、多台联动的局面。

  要知道由于大量地方卫视的出现,让总台国视在剧集市场中的选择购买力下降,严重影响到了总台的购剧成本。

  而这一次的果断出手,正是总台在购剧上实行“掐尖战术”后的回报。

  在总局大数据统计中,《潜伏》不但在国一创下了单剧年度最高纪录,在国八的重播刚刚开始,也创下了本频道的年度最高纪录。

  同时,由于首播对观众养成的收视习惯,二轮重播后从来自全国各地的数据上分析,仍旧挽留了大批的忠实观众,观剧热情依旧不减。

  与八套同时参与二轮复播的四大地方卫视,虽说也创下了各自的年度最高收视率,但毫无疑问这一次是国视方面吃到了最大的那一口现象级热播剧的红利。

  更是由于总台一直有一套强大的内部循环机制,在国八重播的、围绕着这部剧而诞生的后续潜在利益才算是刚刚开始。

  只通过一部剧就就令总台部分恢复了往日荣光,同样也是现象级的,试想刘清山做为它的主创和版权拥有者,是不是必定要受到国视的另眼相待?

  其实早在首轮播放还处在中途的时候,国视方面已经在联系刘清山,意图获得下一部剧的首轮播放权。

  可惜这部剧是架空古装剧,势必不可能会在一套播出,这也是双方之间的最大分歧之处。

  况且关于那部剧,已经跟申城、湘南两家地方卫视签署了首轮播放合同。

  综合这些因素,刘清山对本善大叔的建议,表达了积极的回应:“小品我可以参与进去,但全国人民主要还是看您和丹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最好不要改动里面的任何人物设定。”

  本善大叔眉头一皱:“山子啊,按照你的剧本,那名记者的存在只相当于一个大大的绿叶,并没有几句添彩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