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03章 松香与番茄酱_阴影之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岁出头的少年,仿佛过着五十岁之后大贵族才过的生活,所有事情顺其自然,一切烦恼不如不想。

  曾经的女友忍无可忍,最后离他而去。而他只能独自哀伤,朋友们苦口相劝的言语视为嘲弄,自己不知好歹的妄想习以为常。懒惰成为了他的主旋律,逃避是心中的修罗场。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追求岁月静好是丑陋的,与之同样丑陋的则是“假装很忙”。多少人因为喝了点“心灵鸡汤”就满血复活,开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觉得人生如何都不能再继续苟且了,又或许觉得浪费了大好青春却依旧碌碌无为,于是开始各种作死,可最终却依然没有任何改变,依旧每天活在无限炼狱之中。

  这就像一个人摔倒在烂泥塘里,崴了脚起不来。过了几天,他脚没啥事儿了,但却没有选择站起来,而是在烂泥里呜咽呻吟,感叹自己倒霉的人生,身在烂泥里却没人来拉一把。一些人见状,看了一眼或几眼,便匆匆离;一些人古道热肠,帮了一次又一次,但终究无望。

  远处凉亭中,两位年轻的魔法师一边听曲,一边品茶,望向那泥塘中的人。一个认为他自甘堕落,身陷泥潭,明明有能力站起来,洗干净衣服,过上体面的生活,却偏要委身于烂泥之中,以蛆虫泥水为食,可悲可恨,这种人死掉也罢。

  而另一个则认为,谁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汝不是泥坑中之

  人,焉知泥坑中乐与不乐?但几年之后,泥潭中再没发出一丝响动,经过之人亦不再关注。因为那人始终卧于泥潭之中,白天怀疑人生,夜晚浪费人生;梦里幻想人生,醒来重复人生。久而久之,他便渐渐与烂泥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有的人最初选择宅是因为懒或穷,可宅的时间长了便渐渐适应了那种状态,变得享受起来,最终失去了在现实生活中打交道的能力,错过了许多潜在的可能。于是懒和穷的状态就形成了一个逆向循环,我们愈发的顽固,就愈发没有改变的希望。

  懒惰的结局是堕落,生命有限,浪费的越多,补救的就越多。人生中很多的不如意,并不是运气不好、并不是能力不足、更不是缺少际遇,而往往是因为自己本身。

  多少的懒与怕,最终腐烂成混与等;多少的不满现状,最终依旧忍气吞声;多少人活得像猪一样懒,却无法像只猪一样懒得心安理得。所以别说现在的生活不是我们想要的,只因它是我们一手造成的。

  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很多时候我们都像一个个没有方向的船,在机场等着上岸。厌恶自己每天毫无价值、按部就班的工作,却连辞职的勇气都没有,却连自己真正渴望的心愿都不敢付诸实践。

  混沌理论认为,即使在一个确定的系统中,如果描述该系统变化的方程式为非线性的,那么初始条件最微小的改变也可能引起灾难性的无法预计的后果。

  现在的生活也许不是我们想要的,但绝对是我们自找的,世界上百分之百的抱怨都可以用这句话来回答。人生哪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被浪费在堕落与悲伤中,大多数人的空虚寂寞冷,基本上都是吃饱了没事干闲出来的。

  真正理想的生活不是我们梦想的生活,而是我们最能适应的生活。世界本是个能量场,可能量分布从来都不是绝对相等的,更多时候能量只是在维持某种平衡。

  吟游诗人安德烈·纪德在《人间食粮》里如是说:别人永远也无法理解,我们为了让自己对生活产生兴趣,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