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8章 南归犹念黄龙府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上岳飞跟赵构的书信往来基本贯穿了第四次北伐的始末。

  根据史册记载单单赵构前后发给岳飞的手诏就有“数百章”。

  虽大多数已经佚失,但最终岳飞退军班师之前的部分奏对还是留了下来。

  十八日时岳飞尚且还在反对班师,认为“强弱已现,功及垂成!”;十九日送上了张宪的临颖捷报;二十日跟赵构报告法办了一个临阵怯逃的官员。

  二十一日尤其复杂,这天上午岳飞于朱仙镇击败金兀术的反抗,欢欣鼓舞的对麾下说“今次杀金人,直到黄龙府,当与诸君痛饮!”,同时还在军中接见了韩常的使者讨论受降事宜。

  但短短半日之后,岳飞就一连收到数封赵构措辞严厉的手诏要求他班师,从“恭依累降御笔处分”记载当中不难看出,赵构多半是以降职甚至除名作为威胁要求岳飞退军,这也是史册所记的“一日奉十二金字牌”。

  三日后撤至蔡州,更有一名进士对岳飞叩头不止哭诉,说我等沦陷马上就十二年了,听闻将军整军北来可谓是度日如年,如今故土渐复我等也以为故乡终于能重归华夏,将军却要弃掉垂成之功是何道理?

  岳飞只能再取班师诏,衙门内外再次哭成一片,最终不得已在蔡州额外逗留五日将本地百姓迁移到襄汉。

  李世民:惜哉壮志难酬。

  刘翰心头念着故乡沧州,再想着那金人肆意来去,一时间竟把这话说出了泣血之感,但结果最终换来了那赵普的无情一哂:

  “刘奉御所说,这抗宋名将赵构,皆不在意也。”

  “且即便这岳飞即便违了些节制但绝不罪死,武臣因捷而判亡,此乃古之未有之谬闻也,官家何以如此揣测?”

  赵普犹豫了一下便选择如实相告:

  金兀术麾下的太学生不管是真实存在还是虚构,但“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一言确实精准的揭示了岳飞的窘境,面对赵构的威胁他别无他法,即便明知“十年之力,废于一旦”,但也依然只能选择撤军。

  刘翰一怔,听着赵相公的声音满是不屑,但从他这个角度看过去竟在其脸上看到了几分痛苦之色。

  赵构真的自私到点子上了,后来明朝不也是,朱祁镇比谁都知道于谦冤枉但还是杀了于谦,都是那种知道自己失民心,但依旧不care很happy,把皇帝个人道德往下拉低一大截的存在。

  尤其是那后辈都将那于谦的遭遇给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依此而猜测可以说是理所应当之事。

  “若是此等忠臣依旧血溅冤狱,则河北河南必离心,终这后宋一朝再难言北伐也。”

  “这赵构……莫非要冤杀岳飞而再行议和之举?”

  岳飞别无他法,含泪取诏书出示百姓,自陈“吾不得擅留”,于是开封府外哭声震天。

  第四次北伐功败垂成。】

  对后世后辈的指责赵匡胤只能默然以对,但看着那明明一路连胜大唱凯歌气势如虹的北伐骤然止步,他也一口气有点难以顺出来。

  “这岳飞连战连捷,河南河北军民恐怕皆翘首以盼等第五次北伐建功归宋。”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