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8章 三祭三逃_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事关生死,终究还是需要重视一些,于是鲁肃私下又去找了张神医详细检查了一下身体的小隐疾,给开了几副调理汤剂,这事本该没人知晓才对,主公……

  微凉的右手被放在孔明那并不白皙的手背上,眼见着主公将三人手掌把到一起交代:

  “吾乃庸人,短于军略,差于领军,就连临阵对敌亦非良材,唯懂一些农法。”

  “如今孔明子敬在此,非我有何神武之态,实乃汉家臣子志同而道合。”

  “既如此,当毋使奸佞篡国,当不辜后世之愿也。”

  鲁肃重重点了点头。

  张飞抓了抓脑袋,心下忽然也安定了下来,眼看着大哥和两位军一副相得之景,他干脆学着那些先秦先辈歌以和之。

  “君不见,霍骠骑,长驱六举破虏廷,君不见,卫司马,戎车七征围胡鹰…”

  歌声并不大,但刘备三人皆凝神静听

  粗犷的歌声在别院上方回荡,刘备凝神聆听,脸上浮起淡淡笑意。

  ……

  “英雄造时势,时势亦造英雄之辈。”

  “后辈所叹,皆中的之语也。”

  刘翰扭头,便看到是赵普在感叹。

  话语淡然,可脸上怎么看都相当难以释怀。

  这倒也能理解,就连刘翰自己也觉得相当可惜。

  单看这金国,北面受挫于草原诸部,南面又使岳武穆扬名。

  且内部还有不稳之态——犹记得上次时光幕曾说过,那完颜亮便是弑杀这金熙宗上位的。

  由此推算,若是岳武穆真能放手北伐,与这蒙古呼应,则未必不能图灭金雪耻之事。

  尔后虽不知岳武穆能否降服草原诸部……但总好过眼前的如此态势吧?

  赵匡胤忽地扭头,对依旧还惶惶不安把不想去契丹写在脸上的弟弟道:

  “这赵构,宁肯丢京师弃帝陵,使汝荒骨露于野,仍一意苟安求和。”

  “果真,此人于金国尽孝之态,远胜于对汝等。”

  赵光义呆了一呆,这个问题他还真没考虑过。

  但想也知道,无论是大哥还是他,又或是那诸如真宗仁宗等,自也不会千里迢迢去江东筑陵,那天下大乱之后帝陵多半是难存完整。

  赵匡胤也就随口一说,随即也认真看着光幕。

  河北安而中国安,但使草原宁,方可河北安。

  历史上以为1135年为界,在这之前金国组织过西征大军意欲彻底灭辽,西辽也在休养生息之后组织大军东征意欲复仇,但最终两者皆因路途遥远而草草收场。

  在这之后双方便进入长达二十年的隔空拉锯,最终西辽国将经营重点放在中亚,草原上的乃蛮部由此脱离西辽。

  但或许是因为渔猎民族与游牧民族亲和性实在太低,辽国数次征伐击败当时草原上最强的乌古敌烈部,就使得草原降服,后续又经过百年的军事拉锯,乌古敌烈部对辽可谓是服服帖帖。

  而金国在十二世纪末对离得最近的塔塔儿部数十年征伐,一直打到对方几近灭族连草场都保不住,塔塔尔才愿意低头。

  也是因此,十二世纪末时金国对草原的政策就是挑动矛盾为主,减丁政策为辅。】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