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 115 章 解除海禁_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沉吟半晌问道。

  张阁老赶紧出列道:“回皇上话,许大人说平日派人定时巡查,眼下岭南沿海一带无虞。”

  太子闻言,大声道:“张阁老,许牧通在呈上来的奏疏上明明说了,每月都要耗费

  大量的人力物力巡逻海岸,

  绞杀海寇,

  如此怎能算是无虞,莫非在张阁老眼中,东海岸百姓的命不是命?”

  “太子殿下容禀,当日皇上召见许牧通,曾询问起海寇一事,许牧通确实如是回答,至于呈上来的奏疏,却是在许大人到达京都半年之前的事了。”

  另有阁臣立即上前道:“皇上,沿岸的贼寇要肃清,却也不耽误出海的事情,许牧通手下数万将士,本就负有保家卫国之责,恰恰可以保得海运畅通。”

  “父皇,如今北方匈奴虎视眈眈,西北地区流民四起,要是再加一个海寇,内忧加外患,谁人能担当得起!”

  皇帝一听,瞬间勃然大怒,“依太子所见,我大焱朝如今治下内忧外患岌岌可危,一解除海禁,我这个皇帝就做到头了?”

  “父皇,儿臣不是这个意思——”太子赶忙下跪,“儿臣只是觉得,开海一事或许不急,等沿边海寇剿灭,再徐徐图之也不迟。”

  “几年前就这么说了,杀倭寇杀了这么久也没听说哪一天断过,若真如你所说,倭寇杀不完,那就永远不开海了?”

  太子如何听不出皇帝话语中的迫切,说到底还是银子惹的祸,国库空虚,九重塔搁置,皇帝早就心急如焚,如今听说有敛财的路子,哪里肯放过。

  其他朝臣也看出端倪,纷纷上奏,请求皇帝开海。

  如此,开海一事,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

  很快,前往新会郡调查新制盐法一事的循行使者人选也定下来了,乃安王。

  此人是先皇的第九个儿子,也是皇帝同父异母的弟弟,先皇的许多儿子早在当初夺嫡的时候死的死,要么被分封到不同封地,现在京都只剩下两位闲散老王爷,安王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安王平日没有实权,但他在夺嫡争斗中支持皇帝一方,具有从龙之功,皇帝登基后被优待,如今享受着荣华富贵。

  孟元洲是由太子举荐出任巡行副使,许是觉得当日殿上驳了太子的意见,让他没有面子,皇帝在选人一事上,准了他的举荐。

  孟元洲的父亲孟阁老现任内阁首辅,孟家如今地位今非昔比,连孟元洲这样的庶吉士也摇身一变变成了皇帝身边的起居郎,官至从六品。

  让其作为巡行副使,也并无不妥。

  而封乐这边,待秋梦期送走前来拜年的季呼夫妇和乔三娘回去,正要回去和苏韵独处一会儿,却听到王小宝来报,说有一位自称是辛宰的客人找她。

  秋梦期对这个名字陌生得很,王小宝却道:“大人,此人以前来历不小。”

  “以前?这么说现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