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43 章 是禾不是何_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商量完这些,已是下晌。

  想到胡姬的计划一旦成功,就要着手马船运马,原本苏韵说要去城南书院,后面又决定先去门头船坊走一趟。

  秋梦期自然是要跟随。

  张嫣则留下来具体和尹西候(瘦猴)细说京都布置和胡姬一事的细节,没有跟着去。

  到了船坞,远远望去就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工人们像一只只蚂蚁穿梭在船体和场地之间,有的人在打磨船板,有的人在镶上金属配件,是的,大量的铜铁器被运用到船体的打造当中,与几日前在虎门跳打铁场比起来,忙碌程度有过之无不及,场面更是不容小觑。

  巨大的“起重机”在厂房上方运转,将重物准确地吊放到指定位置。

  这些“起重机”充分利用了现代的杠杆原理和滑轮设计构造而成,一根根吊杆在绳索的牵引之下穿梭于船坞之间,将材料运送到各个工作区域。

  整个船坊充满了机械的嘈杂声和工人的呼喊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船坞里,几艘巨大的船只正在逐渐成型。船体高耸达数十丈之高,船板光滑如镜,船旗迎风猎猎飘扬,宏伟场面的令人叹为观止,乍一望去,仿佛是一座巨大的岛屿在海上漂浮。

  如今衙门已经接管了整个县份的税收工作,赵蕊目前就全身心投入到船坊中和家里的产业里面。

  船坞里停泊着四五艘已经成型的大船,还有三四十艘中小船,只等着交货下水。

  两人到的时候,赵蕊没在工地上。

  赵蕊手下的工头见到县令和夫人过来,赶紧上前迎接,别人不知道,他当然知道船坊有三成股是眼前这两人的。

  而且一年多以前,他们哪里能建得了如此的巨型海船,全赖这位苏姑娘的指导,打造了巨大的“起重机”,帮他们解决和改进了船舶的抗沉性和稳定性等不少问题,这才有了眼前这样一幅壮观的景象。

  有了这些技术加持,别人用一两年才能建造一艘大福船,他们门头船坊七八个月就能下水了。

  工头看着苏韵,仿佛瞻仰神祇一般,难以遮掩内心的激动。

  苏韵让工头带着两人到船坞周边去走了一遍,又问了当前的造船进度。

  几人正说着话,不远处有两人正打马靠近,远远望去,前头的那位正是赵蕊。

  赵蕊也见到苏韵二人,赶紧策马靠近,从马上下来后,上前冲着二人行礼,“大人,苏姑娘,今日怎么得空到船坊来了?”

  “来看看进度,还要安排打造一批马船。”

  “马船?”

  “就是专门用来运马的快船。”苏韵说着,从袖子里掏出已经准备好的手稿道,“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每艘马船载一纲,大约要三十艘。”

  每百匹为一纲,一艘船能运一百匹马。

  这些马船不是一次性使用,将来出海其他国家贸易往来,稍微改造即可用上,因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