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32 章 里应外合_和情敌在古代种田搞基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迁就周若云的身体,队伍花了五六天的时间才到达荆州边界,又花了两天赶到荆州的治所南郡。

  秋梦期不在的这些日子,由苏韵亲自为她打理荆州政务。

  主要还是巩固当下的土地和分户政策。

  在军队的干预下,土地征收工作异常顺利,同时采取以前分户奖励计划,除了按人数均分田地之外,一户人家能多分一到两亩地,进一步促进了分户政策的推进。

  鼓励百姓跟随土地分配进行就地安置,防止大家族力量继续聚拢,进而形成与政府对抗的强劲力量。

  除土地收缴之外,其他政策推广尽量以利润进行诱导,促进新政策推进效率,也减少百姓/豪强与官府的冲突。

  地主豪强虽然憋屈,但还不至于到了没了活路而被迫造反,而且在当前条件下,他们想造反也没有这个实力和条件,分户政策将豪强和世家门阀分化成普通百姓,一盘散沙,更也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除了分地分户之外,尤其要加大教育普及范围,让普通的小老百姓都能有接受文化的权利,读书不再是贵族的权利。

  规范科举制度,让寒门子弟也能有参政议政的机会。

  大焱虽然已有科举制度,看似公正,但真正能因为科举而入朝为官的人少之又少,大多还是采取察举制,察举制早已成为了门阀士族选举官员的工具,逃不开朝廷被贵族垄断的现象。

  而像秋植和许正初这种真正靠科举考出来的学子少之又少,秋植若不是因为宴会上那一变故,说不定连个七品县官都未必能捞得到。

  加强教育普及,巩固科举制度,严格选官流程,抓紧官员考核制度,这是未来吏治最大的出路,如此一来,官员人选和各领域人才就不会一直把控在士族门阀的手中,随着士族门阀衰落,这些豪强就不再拥有支配朝廷的力量,整个国家的官吏和人才系统才能真正独立。

  这不仅是荆州要做的事情,这是整个越国上下当下及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要为之奋斗的一个主题,这是一段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这对张嫣的吏部管理和张老的礼部教育工作也提出了非常强劲的挑战。

  张嫣虽然聪慧,对很多事务有自己的看法,但毕竟缺乏政治经验,很多东西都在一边执行一边摸索,还要时不时请教自家祖父,更要时刻紧跟苏韵和柳月如的步伐,因为她发现了,这两位人对当下越国所执行的制度和未来发展的情况有着清晰的路线和坚定的信念,更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几乎每一次谈话都是一次思想上的碰撞,都能给她很多意想不到的启发,激励她不断进步。

  秋梦期在京都救出周若云母女,出城之后就已经提前遣人快马前往荆州给苏韵报信,苏韵收到他们平安的信息,又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