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章 四合院_四合院之我是猎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厢房,就被闫家占着,现在是老大闫解成住着。

  东侧的三间倒座房是连着的,住着张大爷和他三个孙子,通往中院的穿堂两边住着胡家和陈家。

  这几户人家里也就三大爷闫埠贵家出现在年代剧里,其他都是背景墙了。

  王向东觉得与这些背景墙交往胜过年代剧里的角色们,也许因为这些人家太过普通,没啥特色,所以没在年代剧中出镜。

  中院是年代剧里的主战场,出现的人物就多了,有住在正屋的何雨柱兄妹俩和一大爷易忠海两口子,住在西厢房的贾家几人,还有五户是背景墙。

  后院还有二大爷家、许大茂家和聋老太太家,另外也有四户背景墙。

  其实王向东连前院的几户还不熟悉,毕竟在这里居住的时间不多,以往每周来个天把,大伯牺牲时后事还是在厂里由工会操办的。

  当时是出事的第二天厂里去人找来的王向东,失去唯一的长辈的他也是伤心得很,当下是提倡红白事简办的时期,开过追悼会后第三天就下葬了。

  王向东是浑浑噩噩的回到四合院的,在厂工会主席和街道办主任的陪同下,抱着大伯的黑白相框回的家,没有办席,厂里更不想把事情搞得人尽皆知,所以当时四合院内也就同在轧钢厂上班的那些人知道而已。

  休息两天后王向东就去厂里顶岗,期间也只有左邻右舍有来关心过问他,然后他就跟着陈德利下乡跑采购,一周大多半的时间都在乡下跑,所以跟中院和后院的人几乎没什么交集。

  现在是上班上学时间,前院空荡荡的,就两小女孩蹲在去往中院的穿堂过道里玩丢沙包,看着像是住穿堂两边那两家的孩子,叫胡燕和陈小芳,都是四、五岁的模样。

  “燕子、小芳,过来,给你们山梨吃。”

  王向东摸出两个山梨,前院的几个孩子都很乖巧,看到他都会叫东叔,特别是小女孩,后世的王向东就很想有个妹妹,要不以后自己也生个女儿养着。

  “东叔好”

  “东叔回来啦”

  两小孩跑了过来,高兴的接过山梨。

  “谢谢东叔”

  “小手和山梨都要洗啊,不洗就吃会肚子痛的。”

  “好的”

  “知道了”

  两小孩马上朝中院的水池跑去。

  王向东把自行车停在窗下,开锁推门进屋。

  王向东住的东厢房是两间房,一大一小,都用木板前后隔开,算来也有四小间了。

  客厅正中摆放一张四方桌和四把长凳,靠墙有个案几,案上摆着大伯的遗照,墙上贴着伟人像,北边靠墙是个炕,以前王向东来大伯家就睡这个炕。

  里间是主卧室,有一个立柜,一张办公桌,一个大炕,炕上有个木箱,现在王向东是睡这里了。

  客厅南边是厨房,用帘子隔开,有两煤炉,一个放着水壶,铝制的那种,一个放着铁锅,边上是口水缸,旁边地上码着蜂窝煤,还有一张长方桌,桌上放着一个钢精锅,也就是铝锅,铝很轻,可为什么要叫钢精锅就不得而知了。

  靠墙立着一个橱柜,边上的米缸和面缸里的存粮已经快见底了。

  厨房里间是杂物间,堆着一些木板木条,还有一些篮子箩筐什么的。

  王向东马上琢磨着以后要把这杂物间给改成卫生间,以他后世人的生活习惯,肯定不想跑外头的公厕了,那公厕是夏天臭气熏天冬天冻屁股蛋啊。

  回卧室把炕上的木箱里的一个匣子拿出来,里头放着王向东的全部家当,有房契地契、户口证明、粮油本、副食本、几块银元、一扎纸币、一个笔记本、还有两张卷起来的像奖状的毕业证书。

  已签约,求收藏,求追读,开心阅读,阅读开心!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