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三零章 护卫营的新任务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护卫营的军卒分散,他将是极少数,而国朝禁军的氛围……不言也罢。

  人都有对环境的适应性,好坏都一样。

  不得不说,富弼考虑周全,真像赵曦当初所想的那样,三年为期,恐怕最终这批最好的军卒,会一个不剩。

  而这时候,赵曦似乎也懂富弼了,似乎懂了朝堂上诸多忧国忧民的朝臣。

  国朝如今就是这样的境况,并不是那一个,或者一小波人就能改变的。

  这需要帝王的决心,需要有义无反顾的勇气,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

  老爹,不是孩儿埋怨,当初你真是伤了他们了,以至于到后来,他们也都被大染缸染了,也就这么甘心做裱糊匠了,或者说是因为寒心才这样的。

  有一致的目的,剩下的话就好说了。

  每五十名护卫营军卒为一队,负责一厢禁军的训练和甄别……甄别是赵曦提出的。

  他不认为所有的禁军都合格,所以,他认为应该在军卒中有所区分,甚至在待遇上也有所区分。说白了,他要培养军卒的优越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这个倒不是吹,就现在的护卫营军卒,随便在任何一个文臣面前,也没有一点卑贱的行为。

  不仅仅是因为太子殿下亲军的原因,就是皇城司亲从官,也没有护卫营的腰杆直!

  这些年,在赵曦编撰的那些条令条例的熏陶下,护卫营的军卒,已经不认为这是贱役,而把军卒当作一种至高无上,特荣耀的事。

  所甄别出来的禁军,要从原军营剥离,单独设营,甚至将其军饷钱粮也一并剥离。

  国朝的禁军是一堆又一堆的烂泥,希望这样的做法能挽救一些还没烂透的好材料。

  至于本来就是烂泥的,先就这样搁着,等有了处置办法再说。

  然后,要提高这部分禁军的待遇,甚至可以将转为民籍的这近十万钱粮,全部用于他们。

  同时,按照护卫营的装备,逐步装备这部分禁军。

  为避免官家反对,初步定为,每次出一千军卒,分二十队外放,为期半年,每半年轮换。

  若半年后出现有现时军卒堕落者,此策略停止!富弼对于这一点很坚决。

  赵曦不认为半年就能让护卫营军卒堕落了,除非他没脑子,问题是全国朝选出来的人,没一个傻子。

  更何况,就现在的护卫营军卒,随便拖出一个来,最差也是个正九品保义朗……自己老爹对于护卫营军卒的封赏,比皇城司大方多了。

  只要不傻,这帮军卒绝不会丢掉前程去自甘堕落,就是他的家眷也不许。

  现在的护卫营军卒,在汴梁,随便一个,都不比六品朝官过的差。

  自己的太子殿下亲军不说,关键是所有人的家眷,都在护卫营地里有营生。

  不管是被服厂,还是食品厂,亦或是家具厂……这都是太子殿下叫的名字,一听就高级。

  而且,这一次毛线作坊筹建,他们的家眷有不少都已经去做管事了。

  这一切的根,都是源于他们是护卫营。

  所以,赵曦对护卫营军卒还是信任的,不仅是这些年的灌输,更有利益牵扯着。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职责。赵曦不想让护卫营的过早介入纷争,所以,护卫营军卒外出,只负责练兵和选兵,不参与具体事务管理。

  说白了,就是拿那个待遇吸引人!

  这一连串的造势,也应该有些成效了,就看信阳军反叛就知道,军卒们认为,只要与太子殿下相关的,肯定是好事。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