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四四章 使臣_我成了仁宗之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般说的都透亮…~

  “持正啊……此事安石也不敢妄言,不过有一点,时间…~拖的时间越长,这差事就算办的越圆满。估计馆伴使也是尔等两人,多用些心!”

  什么时候王相公也玩这说半句留半句的办法了?难不成……蔡确其实没想明白,不过也没再继续。

  这种事说到这程度,就没有说下去的必要了。懂不懂在悟性,再追问只会落了下成。

  诗词歌赋的随便聊了聊,蔡确就离开了。

  他终归是明白了一点,那就是拖。

  窦卞要比蔡确幸运的多。同年的吕惠卿被朝廷重用,接受朝廷市易寺正卿,正在讲武堂进学。

  而同样是同年的章和苏辙就任职于讲武堂,更别说还有他们这一科的主考欧阳公,也在讲武堂。

  所以,窦卞在就任接伴使之前,就大体猜到了朝廷的方略……讲武堂空了,所有文武臣工都出征了,章、苏辙也随军出征了。

  这不是单纯的防御做法,所以他很清楚自己该怎样做。

  当使臣进入驿馆后,才发现想出去挺难!

  新军军卒不管你是什么使臣,军令是只许进不许出,他们只知道执行军令……

  果然,朝廷很快有了诏令,蔡确和窦卞由接伴使转任馆伴使。

  他俩都很懂理。在接到圣旨的第一时间,先到驿馆露个面……

  很客气的告诉使臣,旅途劳顿,需要静养。还比较神秘的告诉使臣,由于是战时,与往日不同,他们需要焚香沐浴,然后郑重的向朝廷奏报接伴一事。

  其实就一句话:你们好生待着吧,有空了我会来。

  隔个两三天,又一次到驿馆,哭诉着朝堂相公的无理,几次求见而不得见。说是相公们都忙着处理雁门关失守事宜……

  “陛下,辽夏使臣也该着见见了……”

  磨蹭十多日了,富弼觉得差不多了。

  “那就接见吧。”

  从奏报来看,东西两路向中路行军还算顺利。

  接见了使臣,拒绝了要求,再把他们恭送出境。等他们回去,再议定调兵出征时,差不多定襄、忻县的战事该有个结论了。

  “宋国皇帝陛下,我等此番来就是要求宋国将火药秘法供我大辽参详,否则我大辽百万万精骑不日将洞穿河北,直达汴梁!”

  估计是在驿馆里憋的时间久了,到了勤政殿,刚完了礼节,就一点不客气的提要求了。

  在萧卓尔看来,他有这样的资本,大军已经突破雁门关,这是宋国与大辽最坚固的一处防线。

  这些日子宋国看管在驿馆,也证明了宋国的胆怯!

  “若不能得到火药秘法,我大夏骑兵也会全线冲击秦凤、环庆!”

  朝堂上有人忧心,甚至有人想出列说道几句。毕竟这是倾国之战,只是一个偷天地之威的杀器,是有违圣人之道的凶物……

  只是听说会放逐崖州,遇赦不赦,才强行压下了冲动……自己搞学问的,崖州都是些趴树上的猴子,岂不是让圣贤大义埋没了?

  “火药秘法就如这万里河山,乃为有德之人居之!尔等来一次汴梁不易,若有意,我大宋朝廷不吝让尔等感受一下中原繁华。”

  “至于火药秘法……非尔等蛮夷有资格参详的。陛下,臣以为工坊城新式的羊毛围巾不错,应该赐于使臣,令其感恩我大宋朝廷的富足!”

  要论尖刻,政事堂还是韩琦有一手。

  工坊城围巾?那是方巾,是妇人们相互炫耀的最新道具。不过送于辽夏倒也有道理,都是苦寒之地,物尽其用了

  我成了仁宗之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