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8章 你们想听故事么_大唐最强皇子李瑁嫣儿杨玉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软禁我咯?

  连琦玉庄的案子都不让我查了?

  李瑁皱了皱眉头,试探着问了一句:“父皇,那琦玉庄的案子?”

  “就在南薰殿待着吧,案子的进展,让姚元从他们随时通报就可以了……朕这也是为你好。”

  顿得一顿,突然又问了一句:“你当真在梦中见过先前那个字?”

  李瑁心头就是一喜,似乎有戏!

  “儿臣确实见过。”

  就见李隆基再次深深的皱起了眉头,许久之后才说道:“今日就先这样吧……朕跟你说的那些话,一个字也不许外传,明日朝会之后,朕再来寻你。”

  ……

  ……

  李隆基走了,但南薰殿的守卫却是多了不少。

  武惠妃为此着实担心了好一阵,直到李瑁笑嘻嘻的出现在她的面前,她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那样的笑容,说明李瑁心中很有把握。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

  李隆基一走,李瑁立刻便把他先前所写的那个字临摹了出来,然后又拿出小黄书细细对比。

  还真被他找到了一模一样的一个字。

  虽然不明其意,但却可以确定李隆基心心念念想要破解的这道门古篆,和《黄道经》上所用绝对是同出一脉。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自己的操作空间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想死都难!

  有了这东西兜底,自己的计划便又可以继续执行下去了,而且还能名正言顺的住在南薰殿里对琦玉庄一案进行遥控。

  也许控制力会有所降低,但那也不重要了。

  事情到了这一步,琦玉庄一案作为导火索的作用基本上已经发挥得淋漓极致了。

  看着李瑁兴致勃勃的大快朵颐,武惠妃多少有些想不明白:“瑁儿,就算你胸有成竹,但你我母子二人现在几乎处于被软禁的状态,你怎么还能如此高兴?”

  李瑁便抬头看了她一眼,又瞧了瞧苏曼莎:“母后,师妹,你们想听故事么?”

  “故事?”

  武惠妃楞了一下,苏曼莎却是立刻展现出极大的热情为其捧场:“想听,师兄快讲。”

  李瑁便又嘿嘿一笑:“这个故事,要从两个道士和一位皇帝的风云际会说起……”

  只一个开场白,武惠妃便猜到李瑁要讲的是关于袁天罡和李淳风的故事,讲到他们,那推背图自然便是绕不开的话题。

  昔年则天皇帝以周代唐,推背图的存在也被公诸于天下。

  但看了一眼听得津津有味的苏曼莎,也就微微一笑,没有去打断李瑁。

  “话说这两个道士,一个名为李淳风,另一个则是袁天罡,而那位皇帝,便是咱们的文武大圣皇帝太宗是也……”

  “到得此时,天下大定,盛世之象已现,太宗皇帝便命李淳风推演大唐气运,李淳风深知以一人之力难以成事,便邀袁天罡相助。”

  “二人便在太极宫中,演算八卦,推导天象,两人乐此不疲,不知不觉间竟算到了千年之后,终成千古奇书推背图。”

  “这推背图共有卦象六十,除却第一象之引言和最后一项之结言,其余五十八象皆为预言,且暗含天机,蕴以大道,可谓是设谜精妙,字字玄机……”

  “第三象日月当空,照临下图,扑朔迷离,不文亦武,又有颂词曰,参照空王色相空,一朝重入帝王宫,遗枝拔尽跟尤在,喔喔晨鸡孰是雄。”

  “这一象,说得便是则天皇帝当以女儿之身登临大宝,以周代唐。”

  “在此之后,推背图终于现世,为天下人所周知,然而则天皇帝却并未将此奇书传于中宗皇帝,在其薨逝之后,这千古奇书便下落成谜。

  “你们猜,这书去了哪里?”

  苏曼莎又十分捧场的问了一句:“去了哪里?”

  武惠妃则是笑道:“你听他胡说八道,他若是知道,早就去寻了!”

  李瑁便是把嘴一翘:“母妃莫要看不起人,那奇书出自道门两大高人之手,儿臣的师傅忽悠真君亦自承乃道之一脉,儿臣当然知道那奇书的下落!”

  “那你说,那推背图现在何处?”

  “嘿嘿,此书现今就在父皇手中!”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