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2章 最繁华时最忧愁_国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商标上的日期,这是一九九四年十月六号生产的啤酒,距离现在都半年了,保质期三个月,你们说这是不是欺骗老百姓?”

  伴随着举报,北京城内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说法:真红星、假红星?喝着不像红星酒等等,很多人开始怀疑五星这个品牌。

  “哎,我还是怀念八十年代的红星,那时的红星啤酒,没得说。”又一个年老的科长很是感慨。

  在最初发展的几十年中,红星利用德国的啤酒生产技术,从无到有,逐步壮大。

  全国解放时作为北京五大轻工企业之一,为新中国饮食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七十年代中期,红星厂一直保持稳步上升趋势,但那时候的生产水平也就在年产三、四万吨左右,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市场需求本身就很小。

  到了七十年代后期,人们对五星啤酒的需求逐渐上升,尤其是周总理在人大会堂开宴会时亲自点名选定红星为国宴专用啤酒之后,红星啤酒在全国的知名度急速上升,那时候酒的质量由于保持了几十年的传统工艺所以相当稳定,口感极好。

  这样陆陆续续全国有四五十家啤酒厂开始和红星联营,其中也包括一些政府部门介绍的。这种联营短时间解决了五星想把品牌规模做大,同时自己没有资金,没有实力,国家又无法投入的矛盾。

  “可是,现在他们自己个把自己个的牌子砸了!

  正所谓,最繁华时最忧愁,红星总厂与四十六家联营厂,就象是三国时的曹操的战船,是紧紧绑到一起的,现在起风了,一家联营厂的产品出问题,就象一艘小船着火,接着就蔓延到其他船上,最后把红星这艘大船也给点着了。

  火势越烧越旺,烧得坐在总厂里的赵巨臣坐不住了,怎么突然多了这么多有问题的啤酒?

  他是聪明人,知道这些有问题的啤酒肯定与前几天红星降价有关。

  哪个联营厂的产品最差,赵巨臣心里有底,可是此刻他更心痛。

  这几天,红星算是栽了。

  这一栽的影响力太大了,树立一个名牌可能要花费几十年的苦功,而毁掉一个可以是一日之功。

  上个月,他还为红星自豪。

  330ml小瓶装的啤酒被联合国指定为专用酒,联合国大会挑遍全世界的啤酒,才选中了红星,从口感、外型,包装等等方面都是过得硬的。

  “保定啤酒厂。”副厂长老郭匆匆赶过来,推开了赵巨臣的门。

  赵巨臣真的发怒了,这简直就是一粒老鼠屎带坏一锅汤,“马上通知保定啤酒厂,马上停产。”

  “赵厂长,恐怕……这不行……”郭副厂长很为难。

  “为什么不行,他们还是不是红星的联营厂?”赵巨臣几乎要拍桌子了。

  “正因为他们是联营厂,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郭厂长实话实说了。

  果然,红星就遇到地方保护主义的阻挠,非常严重。

  上午赵巨臣亲自下令,让保定的联营厂停产,可它就是不听,明知道质量不行也不停。

  “赵厂长,我是保定市委的刘为民啊……”

  哦,市高官打电话过来,赵巨臣就感觉到不妙,果然,对方就是一个意思,整改整顿可以,可是就是不能停产。

  政府部门在背后撑腰,一停地方财政就要受影响。按道理地方政府不应该管这么多,管好企业各种税收是正根,行政干预太严重了。

  可是税收摆在这呢,没有钱,地方就没有钱花了。

  指挥不动下面的联营厂,红星在北京的市场迅速萎缩,四十六家联营厂生产的低质啤酒,终于开始反噬红星总厂了。

  一万箱啤酒的火船,成功地把四十六家联营厂加三家总厂的红星,这些绑在一起的战船给点燃了。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