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一章 读书_为何这大秦越来越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当的东西步行回府邸,嬴政却突然开始唉声叹气。

  表情还是秦王室祖传的面无表情,但“我有心事,并且很愁”这几个字几乎是刻在脸上。

  王陆起初是一点不想过问,毕竟最该唉声叹气的人是他,距离灭秦大计又倒退一大步。

  只是吧,嬴政每叹气一次就瞥他一眼,瞥他一眼又叹气一次。

  王陆实在做不到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政公子是在为何事发愁?”

  “秦国!”

  谷/span“……”

  ——真不愧是嬴政,区区二字,尽显格局。

  “秦国怎么了?”王陆不得不问下去。

  “王兄,可知九州各国皆鄙我秦国?”

  王陆点头,这事都是老黄历了,九州只要有耳朵的,就没有不知道的。

  “那王兄可知为何?”

  “大抵是实力弱?”王陆在秦国多年,也周游列国,但各国厌恶秦国的缘由还真不清楚,说什么的都有,甚至还有人说秦国顿顿吃小孩的,就离谱。

  “不对,”嬴政微微摇头,“单论实力,韩国地域小,兵马也不如秦国,为何韩国不遭鄙夷?”

  “……”王陆是真不知道了。

  “我最近研读了不少书,发现造成如此局面的根本在于‘士’。”

  “各国百姓目不识丁,足不出国,对秦国的了解多来自各国中的‘士’。”

  “这些士口口相传,将秦国描述成了一个天下鄙的秦国。”

  王陆问道:“所以政公子的打算是?”

  “扭转‘士’对秦国的偏见,以此扭转秦国风评。”

  “至于‘士’的偏见由来,十之八九在于觐王宴。”

  “觐王宴是各国士子文人齐聚一堂的盛会,以文切磋,一较高低。”

  “而秦国年年倒数第一,士子们难免对秦国有所偏见,视为蛮荒。”

  “这种偏见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使得新幼的‘士子’皆不愿来秦,令秦国更无体面的士子文人。”

  “如此交复循环,秦国文士一代不如一代。”

  嬴政双眸精光锐利,志在必行,

  “想要改变这样的局面,就只能靠觐王宴上的文铮比试!”

  “不求文铮魁首,只求文铮前三名次。”

  “两三次之后,辅以政策,秦国文风必将焕然一新。”

  陆彦:“……”

  看得出嬴政真的很想改变秦国,相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见到他说这么多的话。

  “王兄,我还没说完。”

  嬴政继续道,

  “秦国改头换面之后,还能得内、外两大好处。”

  “对内。秦国民风好斗,逞无用之勇,平日虽有私塾或先生授课,然老秦人多鄙。认为读书无用,读再多书也比不过九州他国,有自暴自弃之嫌。”

  “若能得文铮前三,秦国内所有先生都可以挺直腰板,训斥那些无礼之徒。将秦国的民风教化。”

  “不求‘之乎者也’,也该清楚‘法’的条例,明白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如此一来,秦国可得法治。”

  “对外。秦国风评一改,便可与他国结盟。”

  “以往各国国君有意图与秦结盟,奈何那些‘士’极力反对,大都无疾而终。”

  “这还是长远的。”

  “近的,通商。在王兄一手筹划的蛮蚕生意之前,从未见过那么多的六国商人来秦,来咸阳做生意。”

  “若能改风评,秦国财力必大增!”

  嬴政气势雄雄,情到自然,喊出口号:

  “为秦国崛起而读书!”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