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八章 国论_为何这大秦越来越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九州传出自己“名不符实”的流言,倒时还得史家大力相助,现在让史迁欠自己人情,正好有用。

  “王兄,在国论时能否替我留一个靠前的位置?”

  王陆一愣,“什么国论?”

  “就是二月末,三月初为期七天的国论,王兄不知?”

  “不知道啊,我也没说要参加这个国论。”自己的事都一堆,还去篮子国论。

  “秦王或其他人没跟你说吗?”史迁道,“每年出文魁首之后,次年开春都会举行一次盛大文会,邀请九州文士同聚一地。”

  “届时会有诸子百家的弟子来,进行切磋比试,看看谁能提出强国之策。“

  王陆不解:“文魁首不就写写诗吗?要聚也是清鹤这样的纯文人来,怎么还搞出诸子百家?”

  “九州各国争夺文魁首,就是指望这次国论邀请天下有识之士给本国提出有用的国策,而文士也希望借此盛会一举成名。期间无人作诗,论诗。”

  “不过王兄,你非要的话,也不是不行。七天后再加一天论诗也是行的。”

  “若有需要,史家可以帮忙。”

  王陆想着秦国没人通知自己恐怕是秦国知道这回事的人压根就不多,其次就是自己去临洮,人不在咸阳。

  但这国论……自己要是再聪明一点,其实可以推出来。

  九州各国君王和百姓都有诸多困扰,哪有时间只关注诗词歌赋这类东西,更多的注意应该还是在放在富国强民上。

  “如此看来,文魁首带来的灭秦阻力要比先前想的还大。”

  “秦国因名声不好,素来人才匮乏,这国论一开,那些有治国之能人便会‘自投罗网’入秦。秦王至少稍稍得求贤若渴,说不定就有人留下来。”

  “而留下来的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就必然想强国,又将成为自己灭秦的直接阻力。”

  “看来得尽快推进公孙鞅的国策……”

  王陆已经有了大略的应对方法,

  “位置的事,好说。”

  “政公子,你来找我又是何事?”

  嬴政将一块令牌递给王陆,正面刻着“右”,背面刻着“铁”。

  “这是?”

  嬴政道:“大王早就知晓了临洮之事。封赏的金银就在我府上。王兄若是找到了合适且安全的存放之地,可自行去取,或我差人送来。”

  “至于这块令牌是大王将你从预侍郎升到了‘右采铁’。”

  王陆瞧了瞧铁制令牌:“这‘采铁’听起来还不如‘侍郎’气派。”

  “可月俸翻了足五倍多。且还不是什么操劳的活,不必像咸阳令那样每日都得去咸阳府当值。”

  “是个不少人眼馋的肥差。”

  王陆心里嘀咕,要给个咸阳令当当也是相当不错,三五天内就把咸阳整得乌烟瘴气,民怨载道。

  而这右采铁……该不会是让自己去当什么矿工头子吧?

  “我和史迁就不打扰王兄了,先告辞,明日王兄记得去铸坊认认脸。”

  “好,我送送二位……”

  ……

  王陆送走他们两人后,稍等了一会,前去公孙鞅家。

  国策的事不能再等了,最好早点制定出来,说服秦王推行。

  考虑到国策也许会因三月初的国论改变,但无妨。

  新国策出来不过短短数十天就朝令夕改,秦国的国运就必然受损,再者国论只持续七日,待结束之后,自己再去蛊惑公孙鞅便可再改。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