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 后日的准备_为何这大秦越来越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头,这办法也还行,既然成矫留下公孙鞅的期望已经不大,只要搅和了公孙鞅和嬴政,他们在大王那边就算平局,不分胜负。

  “我给你两千两,除了咸阳城内上档的酒馆外,把平常人家的酒馆客店也都一块处理好。”

  成矫笑道:“还是阿娘想的细。”

  ……

  次日一早,一辆马车在王陆门前缓缓停下。

  “王兄,出来接货了。”

  王陆穿着习武时的黑衣劲装出来,把剑靠在墙上。

  “公孙鞅的记载有这么多?”

  “这五十两花的值。”

  史迁从马车前下来,又钻进车厢,

  “只有这一箱十二卷是关于公孙鞅的,其余都是咸阳其他笔官记载好的其他书卷,是要送回总部的。”

  “另外,五十两只是十二卷的借阅费,等你看完,还是得还回史家的。”

  “当然,要全套买下也行,三百两银。”

  王陆接过十二卷书,挺沉的。

  “我买它干嘛。”

  “史兄进屋坐坐。”

  史迁摇头,重新做到车夫的位置,“一会吧,我现在得去城门交接。”

  “那行。”

  王陆捧着书卷进屋,将桌上的油灯推开,平铺上面。

  十二卷上都编着号,王陆按照顺序查看。

  前三卷是乡里邻居、亲戚好友给公孙鞅的评价。王陆看了看,倒是在上面找到一些比较有价值的线索。

  【公孙鞅这孩子打小就刚正不阿,多次举报身边人的不义之举】

  【少时好读书,曾走过墨家、道家二路,无果,后寻法家之路。】

  【幼年多聪慧,学得快……】

  王陆再翻开第四卷,是公孙鞅之敌,或不喜他这个人留的言语,上面说,他完全不像一个正常人。当人们看到有人被砍头,都会悲伤难过,但公孙鞅不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大小小,或真或假的批评。

  王陆翻到这里,心里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

  上面记载得很明确,公孙鞅就是不喜欢不法的东西。如果自己带着他去坑蒙拐骗,做些违法的事,他肯定会产生极大的不满和厌恶。

  但是吧,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善良百姓,违法的事肯定不能做,做了还得把自己给搭进去,不值当。

  “得找点不违法又让公孙鞅极度厌恶的。”

  在后六卷里,王陆就专门搜索这点东西。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第九卷中记载了当时笔官亲眼见证的一幕。

  那时的公孙鞅只是初出茅庐,还在魏国任职,名气只在熟识的官员之间流传。

  有一日,公孙鞅因公外出,途中路过一无名小镇,遇见一个青楼女子。这位青楼女向公孙鞅请求救她于火海。

  公孙鞅出钱了,半数的盘缠交于她。

  等深夜投宿客栈时,却发现钱袋已被那青楼女窃走。

  那一夜,公孙鞅无眠,执着手中剑劈砍了路边六棵树。

  王陆顿住,史家的这位笔官虽然没有再评价,但从【一夜无眠】、【砍了六棵树】的动作上来看,想必他是极愤怒的。

  “有没有可能在这上面做文章?”

  请当初那个女窃贼来咸阳与公孙鞅“叙旧”,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如果可以用某种手段勾起公孙鞅的这段回忆,相信他的火气一定会重新冲上来。

  王陆摸了摸书简,可以再往后看看还有没有更合适的。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