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9章:鬼子国的崛起_大隋第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目前,小鬼子最大的势力是苏我氏。

  小鬼子原本是一个势力众多的国度,直到大和国征服各部,建立起目前这个这个统一的国家政权。又经过权势更变和内部攻伐,朝廷与地方豪强、朝中大贵族各个集团间的纷争也愈演愈烈,最终发生“盘井之乱”,在这一场政变中,葛城臣、平群臣、大伴连、物部连这些豪族逐一失势。

  苏我氏笑到了最后,家主苏我马子也因此与推古天皇、圣德太子形成了统制大和军政的政治集团。

  苏我马子掌兵权,推古天皇、圣德太子掌政权,相互之间配合默契,致使国力大幅度上升。尤其是先后五次派使者入隋取经,吸取了汉人的文化行政制度,使得经济文化大幅度上升,已经渐渐的由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

  他们多次派使入隋学习,高尚品德没学会,倒是把中原的夷狄论学得入木三分。

  汉家文化繁荣辉煌,反衬出了周边异族茹毛饮血式的野蛮,对于这些异族汉人视之为夷狄。而小鬼子了解到夷狄论后,衍生了唯我独尊的“夷夏”观念,他们认为除了自己,其他任何国家都是夷狄。在它们的书籍之中,有把“隋朝”称为“夷狄”的律令,并称半岛为“近藩”,称中原为“远藩”。

  所以杨广统治时期内,小鬼子第一次使者入隋时,很霸气的在国文上写着“日出之处天子致书,日落之处天子无恙”,直接把自己摆在大隋之上。

  在杨广的思维世界里,自古以来,唯有中原皇帝才能称之为“天子”,而大和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公然如此自称,简直在挑战天朝权威,无礼到极致。按照杨广的一贯作风,本想就此征伐大和,但考虑到征讨高句丽战事方殷,不想再树立敌人,所以对于大和国的冒犯,只是拒绝回复其国书,而没有进行惩罚,由此大和国躲过一劫。

  尽管杨广忍了这口气,但还是派使节进行了回访,一来是安抚大和国,二来为考察对方国情、虚实,为日后进军大和储备资料。

  回访团以裴世清为大使,共有十三人,并由小野妹子陪同东渡。裴世清停留了三个月时间,并获得大量对方完整准确的一手资料。之后推古天皇再派小野妹子为使,跟随裴世清再度访隋,并向隋炀帝呈递第二封国书。此次吸取上次的“教训”,不敢自称为“天子”,而只是在抬头使用“东天皇敬白西皇帝”的用语,杨广才略微满意了一点。

  杨侗知道大和国从一开始便没有臣属隋朝的意思,它与隋朝的虚于蛇委,只不过是从隋朝吸取文化养分来充实自己罢了。

  只不过杨广受到了蒙蔽,以为大和国派使者是朝贺、进贡、觐见!事实上,这也是中原皇帝惯有的思想,历史上的李唐也同样被耍了。

  其实,大和国这样嚣张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