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飞白狂人李治_唐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骨气,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干脆把主战场转移到了李治这边,皇帝陛下现在也回到长安了,当然有不少圣人之言,英明决定需要记录。

  批改奏章之后,李治走到桌案前,桌上,笔墨纸砚俱在,全都是大唐境内质量最为上乘的。尤其是这纸张,更是从宣州运来的宣纸,自从用了这个纸,李治觉得自己的飞白书写的是越发的流畅自如了。

  裴炎看到李治在练飞白,登时跳起,机会终于来了!

  “微臣看来,圣人的飞白书,已经和太宗不相上下了!”李治还没招呼,裴炎就上前吹捧,忠犬之相尽显。

  就是心情过于激动,一不小心就吹大了。

  “太宗的亲笔,你何曾见过?”李治笑着说道。

  裴炎一怔,贞观年间,他还没有入仕,似乎确实没见过李世民的亲笔。不过,吹捧这件事,真实性不是重点。

  抬头看着李治,笑道:“圣人忘了,太宗亲笔的诏书,裴府就有许多封,微臣自然是见过的。”

  李治恍然大悟,裴炎立刻进入正题:“微臣记得,前些日子,圣人的一副墨宝,还被太子殿下赏赐给了裴范先,听说,范先视若珍宝,这两天一直临摹,进步很大。”

  明褒实贬是个学问,就比如,裴炎早就把裴范先恨到了骨头里,但李治现在看重范先,要想给他挖坑,就必须先捡好听的说。

  果然,李治一听就来了兴致,毛笔也搁下了。

  “那少年也喜好飞白?”

  裴炎一脸真诚:“确实,从小就喜欢。”

  “弘儿赏赐了他什么东西?”

  李治雅号飞白狂人,墨宝无数,题材也众多,写在纸上的最多,写在条案上的,牌匾上的,奏疏上的,数都数不清。

  帝王的墨宝,不会流向民间,一般都是赠送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器重的大臣。

  太子李弘那里,李治的墨宝能堆成小山。

  裴炎故作思索,片刻才道:“是圣人赏赐给殿下的笏板盒子。”

  “只是笏板盒子?”

  李治很不满。

  要送就送点好的嘛,诗词歌赋,华彩文章。裴范先年少英才,提供的模板越多越好,他进步的也就越快。

  “德福!”

  大太监德福连忙上前:“老奴在。”

  李治笑道:“传旨,朕要见裴范先。”

  圣人英明!

  李治欣喜的表情,给了裴炎莫大的鼓励,等到圣人看到裴范先的真实水平,就呵呵了……

  …………

  裴范先说洗刷恶名就能称霸大唐官场,裴二郎翻来覆去想了半天,还是觉得不妥。

  未时才过,西市的各大店铺才刚刚开门,他就跑去书肆买书。

  裴范先乐得逍遥,裴二郎爱书成狂,这些年在裴府装傻子也没有那么多的机会用心读书。

  这一出门,不到天黑都不会回来。

  小六端上了茶水,叹道:“又省了一顿饭!”

  “确实!”

  主仆两人哈哈大笑,裴二郎虽然不是傻子,但他的饭量确实是傻子级别的!

  一队千骑从放生池的便桥上,飞奔而来,正和上桥的宋大娘擦肩而过,踉跄了几步。

  那侍卫赶忙拉紧缰绳,宋大娘她们才没被快速冲过的马匹带倒。

  “大娘,没事吧!”

  宋大娘把宋粉果护在身后,仰头看到侍卫神情欢快,心里才算踏实些。

  “没事,敢问各位官爷是要做什么去?”

  这些人的装备,一看就不是寻常巡城的武侯,应该是从宫里来的。

  侍卫正要找人,便问道:“大娘,裴范先可是住在这里吗?”

  宋大娘大骇:“病秧子?你们是来抓他的吗?”

  都说这厮害人性命,作恶无数,宫里果然来拿人了!

  那侍卫刚解释了几句,后面跟上的辇舆之中,德福的大脑袋探了出来:“过了这道桥就是,陛下催的急,别磨蹭!”

  一群人迅速下桥,奔着裴家而去,飞扬的马蹄,掀起烟尘一片,呛得宋大娘咳嗽了好一阵。

  “陛下?”

  “这病秧子,好大的能耐,什么时候又抱上这棵大树了!”

  回头看看宋粉果,这丫头,实在太不争气了!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