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 帝国坟场_橙红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沙瓦附近有些枪匠手艺很不错,可以订做各种枪械,有兴趣的话我们回来的时候去逛逛。”

  “好啊。”刘子光的回答被一阵轰鸣声淹没,一列长长的重型车队轰隆隆的驶过,车灯雪亮,随行护卫的吉普车上,巴基斯坦军人手持AK47警惕万分。

  “这是给北约驻阿富汗部队运送物资的车队,从卡拉奇上岸后就由这些载重卡车一路运到阿富汗,最近车队经常遭到恐怖组织的袭击,一周前被焚毁了八十辆卡车,损失物资无数。”叶组长大声介绍道,冷眼看着浩浩荡荡的车队。

  过了白沙瓦就是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交界处了,在这里他们换乘一辆苏联时代的嘎斯吉普车,叶青和司机都留在了巴基斯坦境内,他们属于后援人员,是不会亲临一线的。

  守卫边境的巴基斯坦安全部队军官是个留着漂亮小胡子的上尉,大概是事先情报局的人打过招呼,他根本没有进行检查就放行了,一路之上尽是涂装怪异,花里胡哨的卡车和长途客车,再就是浩浩荡荡的北约运输车队,但是大家似乎都不愿意和北约车队走在一起,大概是怕遭到袭击时殃及池鱼吧。

  进入阿富汗境内之后,赵辉的本事就显露出来了,没想到他竟然是个擅长普什图语的天才,蒙着阿拉伯围巾只露出双眼的话,几乎看不出他是个中国人,而叶组长给他们预备的M65风衣也很符合阿富汗人的穿着传统,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美国中情局曾经支援了大批M65军服给抵抗苏联的武装力量,至今这些服装都还在发挥着余热。

  在兴都库山脉的寒冷中他们度过了在阿富汗的第一个夜晚,第二天三人来到当地集市寻找联络人,说是集市其实只有稀稀拉拉几个地摊,出售一些廉价的中国服装、鞋子以及日用品,国内早已消失的涤纶双排扣西装和笨重的大头棉鞋在这里都是很受欢迎的商品。

  赵辉已经不是第一次到阿富汗来了,他轻车熟路找到一家店铺,老板看见他进来,不用招呼就打开了内室的门招呼他们进去。

  “你留在这儿。”赵辉对关野说,然后带着刘子光进了房间。

  内室铺着羊毛地毯,墙角摆着一排枪械,有美制M16,有苏联的AK系列,也有老古董一样的恩菲尔德步枪,一个五六岁的大眼睛小女孩坐在墙角看着他们,老板用普什图语喊了一声,蒙着面纱的女人就跑过来把小女孩抱走了。

  赵辉把手伸到这位军火商人的袖筒里,两人好像古代商人那样讨价还价着,半天之后,似乎达成了一个双方都满意的价格,赵辉做了个手势,刘子光就打开了随身携带的小皮箱,露出里面整整齐齐的美元。

  军火商人眼中满是不加掩饰的贪婪,但赵辉只是拿出其中一叠,数了十张百元票面的钞票递给他。

  军火商人递给赵辉一张纸片,然后又开始喋喋不休的说着什么,但赵辉已经没兴趣了,和刘子光一起出来,嘴里骂道:“这家伙竟然想把一架雌鹿卖给我,真是想钱想疯了。”

  “我们要的货不在他手上?”刘子光问道。

  “哦,当然不在,哈米德只是个掮客而已。”赵辉忽然站住,低声道:“货在另一股军阀手里,我开始觉得不妙了,这趟买卖似乎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