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5章 争取主动权 二_顾七她只想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什么英明神武,雄才大略,文韬武略,励精图治的千古一帝,在位期间也没有特殊的丰功伟绩可为百姓津津乐道。

  但若说其是昏庸之辈,便也有些冤枉这位登基数十年的老官家了。

  在例如刘守正等众多地方官吏眼里:他们这位老官家虽然御下之法不怎么样,做事也偏优柔寡断,心慈手软,但在处理朝政之事上也能称得上是兢兢业业、勤勉为民。

  哪怕大多数做的都是无用之功,甚至在很多问题的处理方向上都有问题。

  但仅凭着这位官家寻常行事尚算心善,性情温和,并不是喜怒无常残暴狠厉之辈,朝中文武百官乃至边境封疆大吏,便大多都是真心封其为主。

  渝州因三年大旱,乃至于到了近乎被朝廷遗弃的境况。其中百姓苦,官吏同苦。

  百姓活不下去还能逃荒迁徙走出渝州另寻营生,他们这些地方官吏却是因没有朝廷调动的文书和官家诏令前,一步都不能挪动。

  即便如此,刘守成等众多渝州境内的地方官虽心里有苦难言,却也没有真的怨恨过官家。

  朝中派系林立,有些事情也不是天子能够轻易改变的。

  更何况除去人为,更难控的还是天意。

  渝州大旱三年是天意,人力所不可逆,旱情刚刚缓解又紧逢水患更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

  渝州府仅临江州府,境内地貌多山多平原,而其中水系川河湖泊数目只有江州府的三分之一都不及。

  为此往前数十年里渝州府从未遭受过如此大的旱灾,也同样没有出现过水患之忧,甚至称得上风调雨顺。

  且因渝州府多平原适合耕种,虽没有善做贸易买卖的江州府富裕有钱,却也是中原区域排得上名号的粮仓。

  其治下百姓少有大富大贵,多是小富即安,除去那些多山的特穷困的地界,大多数渝州府的百姓从前的日子过的平和而悠闲。

  这也使得,朝廷治理监察水患的庶官,自大康立朝以来,近百年,都没有来过渝州府,十分省心。

  只是凡事都有两面。

  朝廷的检查庶官不来,地方官员则更加不重视水利这块。这才致使渝州府境内的河堤大多年久失修,松垮不堪可用。

  从前无事时自然无妨,一但出事,如今还只是区区雨患导致的河道水位上涨,甚至都没有到山洪倾泻的境地便已经使得城外多出河堤坍塌。

  就是因其河道两岸的石材土质风化疏散的和纸糊的也没太大区别的缘故。

  同样的,这也是为什么无论是他刘守正,还是负责水利、粮务、江海防务等职的同知贺庸和掌管赋役民俗的通判王和彬在商议后,一致认为当务之急是先修葺各处已经坍塌河堤,其后则是加固那些临近村落镇县城池的主河道,以此确保沿岸民生。

  至于疏通之法,之前同志贺庸所提及的打通麓山湖与下游游江的接口,其实也是疏通之法。

  只因这处原先就是相连的,属于后期人为填堵,如今再次疏通也是清理之中,为此刘守正几人当时也并没有多想。

  在今日之前,更没有想过其实还可以修挖水渠,增加其他疏散水患的法子。

  顾七见刘守正双眉微粗若有所思,知其已经对修建水渠之事有几分意动,便又往上添了一把火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