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6章 新年会议_旅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被这帮搞建筑的坑害,此刻心有余悸。

  “绝对够!”冯冠杰习惯性的露出低沉语气来加重诚实感:“2厘米厚的钢化玻璃,50块摞起来,高度也不过1米,就这连今后的损耗都算进去了。玻璃大小就比照传送空间的规格来定做,边长米的平方块,剩余空间放备件,还能空余出一点位置弄些射灯过来,到时候晚上灯光一打,效果刚刚地!”

  夏先泽扭头和曹川耳语几句,大概曹某人已经意识到,未来要在里面登基,看来这间超市就是自己在白金汉宫的典礼厅啦,于是轻轻点头,这边夏先泽目光一扫,看没有人反对,于是也点点头,一箱配额就这么定出去了。

  “皇城”图纸敲定,下一个项目是台江造船厂。

  造船厂本身并没有出现反对的声音,主要是关于配套设施的争论比较多:木料不缺,可穿越众的工业体系现在遇到了第一个难点:铁。

  资源是有限的,到底是把手头的资源,投入到台北的铁砂矿挖掘中,还是投入到闽浙粤的生铁收购中,眼下这两种方案都有支持者,就像后世关于“造不如买”的争论一样,这事也处于讨论中。

  17世纪的台北,是有天然铁砂矿的,虽说总量不多,但足够穿越势力挺过初期。然而眼下就跑去台北开分基地,穿越众的运输线要面临巨大的军事风险:包括盘踞在台北的西班牙人,包括盘踞在台湾中部笨港一带的福建移民,这些人是郑芝龙的属民。

  要想安安稳稳开发台北的铁矿和硫磺,就要首先赶走西班牙人和占领笨港——穿越众眼下所有的精力都倾斜在基础工业上,根本没有多余的资源和老郑还有大饼脸们干仗。

  所以暂时先从闽浙粤三省购买明人的生铁,就成为今天大会上决定的第二个议题。这个方案还派生了另外两个决定:窑区进口小电炉,窑区和赤崁新区之间挖电缆沟。

  小电炉不用说,那是必须的。但是要进口将近3公里的电缆和电力配件,只为了赤崁人民用上电灯和船厂用上电锯,这个非必要项目,今天在大会上遭到了强力阻击:想想非洲人民还吃草呢,你们就要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了?——最后这个方案遭到阉割:先挖沟,等啥时候本子的铜凑够了,咱们能自产电线再说

  两个议题吵吵完早已经过了饭点,老爷们草草吃完工作餐,又开始替土著们操心了。

  说是替土著操心,其实是要干土著一把。

  和其他遇到的问题一样,每当人们想干点什么,总会发现有很多前置条件先要满足

  盐场。

  嘉南平原是中国最适合晒盐的地区之一:地势平坦,阳光充足,全年雨量集中在夏季,海水咸度高。

  历史上这里晒盐300余年,布袋,七股这些金牌盐场,每年的产量都在10万吨以上。

  穿越众自然也是要晒盐的,那句话怎么说?穿越不晒盐,菊花要撒盐。

  盐是重要的商品,尤其是在大明某些缺盐的省份,比如海对面的福建;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窑区基地下一步就要针对盐来上马设备。

  穿越众用不着跑到北面10几公里外的七股地区去晒盐,整个台南沿海都可以。然而考虑到已经成为工业基地污水排放渠的新港溪,那么,未来的盐场最好还是稍稍往北一点,越过新港溪,在曾文溪和新港溪中间选址为妙。

  然而这样一来,盐场就面临着一个现实威胁:新港溪以北,是麻豆社和萧垅社的地盘,而这两个土著村落联盟,迄今为止并没有向穿越势力臣服。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