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8:锦里,蚕市_g上瘾h宋凉向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斗笠,欢呼着扑过去,一把抱住那位与她年纪仿佛的女郎,轻吹着气就向脖侧呵去。

  “别闹。”

  女郎明显怕痒,缩着脖子开始躲闪……

  有欢声笑语在竹楼里响起,林梢的百灵鸟仿佛受到了感染,开始婉转脆鸣。

  ……

  春天来了,桑枝抽芽了,益州也就迎来了最繁华的季节。

  三月三,蚕市开。

  蚕市,主要是方便农民进行蚕种、桑条及荐蚕缫丝工具的交易集市,其实正月初五迎财神日,二月二龙抬头时,都已经举办过蚕市,但真正最热闹的,却是三月初三这一天。

  这一天,再信佛的虔诚者也不会去四大皆空的佛寺祈祷。

  所以也就成了道观最为扬眉吐气的一天。

  其中,最牛气的要属学射山上的至真观,这里的道士有一手观蚕种知丰损的本事,又画的一手好符,导至倾城士庶,四邑居民,咸诣仙观,祈乞田蚕。

  这里的蚕种不是拿来卖的,而是赠。

  传承的是最古老的传统。

  “古蜀王蚕丛氏,教人蚕桑,育有金蚕数千,每岁首出之,以给民家,每给一,所养之蚕必繁孳,罢即归于王。”

  传承到当下,凡虔诚进香者,皆可求之,待收成后,再来谢恩还愿。

  乞了田蚕,还得再请个符箓,贴身佩戴,以消灾求福,祈求今年蚕桑大吉。

  至于城中的蚕市,不只是蚕农用具交易集市,发展到当下,更是个盛大的节日。

  不仅四面八乡的蚕农涌来,拿出积蓄采买蚕种及各种物资,准备大干一场。

  天下各州的丝绸庄、绸缎行也早早的算好日子纷涌而来,他们带着满船的铜钱,驮着整袋的银锭,赶在开始前付订金,贷农资,以便届时可以有计划的收购,可以赚取更多的钱财。

  所以,看到城中大小饭庄、酒楼,满身锦绣者与衣裳破旧者坐一起用餐,肥头大耳者给满面风霜的老农斟酒时,就不用大惊小怪了,在利益面前,什么身段都放的下。

  除此外,无所事事的文人墨客也赶凑这个热闹。

  春来了,不发春怎么行。

  所以三月初一,益州城内外便已行人如织,放眼望去,皆是穿红着绿者。

  花香、脂粉香,香风阵阵。

  盛况空前。

  有诗盛记:“锦里,蚕市。满街珠翠,千万红妆。玉蝉金雀,宝髻花簇鸣,绣衣长。日斜归去人难见,青楼远,队队行云散。不知今夜,何处深锁兰房,隔仙乡。”

  又有诗云:“益州好,蚕市趁遨游。夜放笙歌喧紫陌,春游灯火上红楼,车马溢瀛洲。人散后,茧馆喜绸缪。柳叶已绕烟黛细,桑条何似玉纤柔,立马看风流。”

  如此热闹,宫中人都坐不住,故花蕊夫人也曾写诗一首:“春早寻花入内园,竞传宣旨欲黄昏。明朝驾幸游蚕市,暗使毡车就苑门。”

  不仅热闹,往年的这一天,还要举行很重要的祈福仪式,由皇后主持,诸诰命妇人陪同。

  如今,城中最显贵者是司空兼资政李谷,可他夫人并未随任。

  第二显贵者那便是周容了。

  城中士绅便想请节度使夫人出面,主持这一在蜀中百姓眼里最重要的仪式。

  秦越二话不说就拒绝了,这事……眼下可掺不得。

  便出主意道:“蚕宝宝需要用心呵护,育蚕与育人是一样的道理,建议,最好是在养蚕能手里挑选……一州九县,可以各选一名蚕娘代表,嗯,府库再出资打造一条金蚕,八条银蚕,以资鼓励。”

  秦越便没有再插手,有关蚕市的相关政务皆是曾梧操持,他却要趁这文人雅士云集之际,干一件大事。

  。牛牛小说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