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章 提高生育率历国都是大问题(7/11)_秦时:从八岁嬴政开始签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脉合纵代表人物,曾在秦参军,为秦夺取河西之地,凭借军功获得当时秦国爵位级别最高的大良造,要知道昔日商鞅也是这个官阶,在当时的秦国臣属之中,位于相邦、庶长之后的左庶长,是秦国第三的高官,下一任相邦的热门人选。

  后来因为张仪成为了秦相,公孙衍回到魏国,又开始他的合纵抗秦。

  甚至手持提出合纵的便是公孙衍,至于苏秦那个时候不过是一个还未崭露头角的青少年。

  而主张连横的张仪主要对手便是公孙衍。

  在惠文王去世之后,公孙衍又曾入秦,被秦武王拜为相邦。

  所以,这种已经养成了数百年的习惯,早已根深蒂固,一时无法改变,即便是吕不韦也是认同的,没有想过其他办法。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即便统一,那这个国家也是一个拼凑起来的国家,表面如一,内中却是暗隙频生。

  如果有一个主心骨,那么自然可以将这些人连接在一起,但如果失去了那个支撑,则很容易土崩瓦解。

  而未来的嬴政,就是这根擎天支柱,支撑着庞大的帝国。

  但最强的一点,同样也是帝国最弱的一点。

  他不会再让历史重演。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推举门客为臣,那他究竟是王的臣,还是臣的臣呢?

  这些门客出生的臣子,他们首先要效忠的是自己的母国还是举荐自己的人,疑惑是他这个秦王呢?

  他有能力让所有人都是他的臣,但然后呢……

  “政……大王是有什么意见不如说于百官听听!”

  这时,赵姬看着沉默的嬴政,心有灵犀地开口。

  母子两人十几年来,几乎天天见面,这些年,在嬴政最重要的成长日子中,嬴政也几乎每天与赵姬腻在一起,因此赵姬与嬴政建立了一种特殊的默契,双方亲密的关系,使得母子连心,心心相印。

  其实本来她是想叫‘政儿’的,但想到现在是上朝,她想让嬴政说的话更加让人信服,就不能让别人觉得嬴政只是一个孩子,所以赵姬连忙改了称呼。

  以示庄重以及对嬴政的信赖与肯定。

  让百官明白,这不止是她的政儿,不是一个懵懂少年,更是大秦的王,她这个太后信赖的王。

  “请大王示下!”

  赵姬一表态,一些想要投靠赵姬的人立即附和。

  毕竟吕不韦手下人太多了,他们想要出头,自然要选一个新山头,无疑新冒头的赵姬便最合适。

  现在赵姬是监国太后,掌握着秦国军政大权,而且出身平凡,没有势力,手下空空如也,正是需要人才效力的时候。

  想当初宣太后便凭此聚拢了一帮属下,各个高官厚禄。

  而看太后与大王母子感情深厚,投靠太后,说不定也是投靠大王。

  因此投靠了赵姬,简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未来也能有更好的晋升之资。

  “不知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