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零三章 .回流鹤天_民国宗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感谢‘慢步三年’兄弟的打赏,谢谢!

  ‘心猿形意’脱胎于古象形拳,因融入了上乘丹道的神意奥秘,所以无论是动势、破坏力乃至精神层面的威慑力,都几乎可与传说中的变化神通媲美。

  术者,道之表,道者,术之源。

  所谓拳术,练至沟通神鬼之化境后,可称之为拳法,而一旦触碰到了天地大道的边缘之后,便可称之为道艺。

  既然称之为道艺,自然便不能如形意、八卦、太极这般笼统的称呼。

  按照武林中不成文的规矩,在拳系前面加上独有的名词者,便是区别于拳术和拳法的丹道拳艺。

  也就是说,练拳练至道艺之境后,无论是‘术’还是‘法’,自然都可信手拈来,如果不得其道,那么即便这‘法’、‘术’再惊人,也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心猿形意’便是典型的丹道拳艺。

  丹道之前,分明劲、暗劲、化劲三层功夫。

  丹道之后,则在破碎虚空之前共分三阶六境。

  按照西游释厄传中假孙悟空身上的隐喻,这三阶可分为‘明心见性’、‘至悟澄空’及‘碎虚还真’。

  一般来说,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难得将功夫修入抱元守缺的丹道境地,然而若是真能抱丹坐跨,大多皆可参透‘至悟澄空’的道理,至于第三阶‘碎虚还真’,则只能靠自己的机缘和一点灵机悟性。再没有半点取巧或凭借积累冲击关隘的办法。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哪一种丹道拳艺,在迈入第三阶之后,不单要明白如何达到碎虚之境,还要参透如何返本归元,恢fù真如本来心性之境地,才能有真正冲击虚空的资格和可能。

  这也是第三阶的第五境和第六境。

  老道所修行的“心猿形意”,已经出了第二阶的‘心猿非猿’之境,和‘行者脱形’之境,单以拳艺境界而言。已经无限接近丹道宗师所执拳艺乃至信念最强的第五境。

  所以。即便杨猛用了最善克制心猿法门的‘观音系念法’,可到了真正交手的时候,仍然显得极为吃力。

  幸运的是,杨猛这半年中虽然经历了人生中的低谷。可在与几位丹道宗师接连交手之后。却也将他的拳艺磨砺至无限接近碎虚的第五境。甚至因为那一次灵机闪动,差点便回归到真如本来的面目。

  “老夫既上得灵山,便可见如来。你这观音系念法,看来练得还不到家!”

  随着老道口中机锋再起,一大团若隐若现的粉尘忽地一转一动,好似灵猿鲜果一样,在他的拳风中轻轻地跳动起来,夹杂着天空中不时落下的雪花,看起来仿佛让人如履仙境。

  然而让老道觉得难受的是,即便他将拳艺已经挥到了极致,可却怎么都无法完全突破杨猛的防御,更不要说雪空中如烟云般一环套一环的灰尘圆箍……

  杨猛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