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〇二十五章 见证奇迹的时刻_2218_随身带着女神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车队刚开进门的时候,郭明正和华玲、钟月一齐站在陈光身边,还有鲁菲则在池子上东瞅瞅西瞅瞅,时不时啧啧连声。

  药品是昨夜里投放进去的,到现在反应已经进行到七七八八。

  太阳升起之前,华玲和钟月才对CODcr、总磷和氨氮这些主要指标进行了化验,这些水体中的可溶性污染物浓度已经下降到完全达标的程度。

  除此之外,在整个加药的过程中,经过十分精确的计算,每个工段的药品投放量精确到克。

  最后对各工段的化验结果十分完美,基本上与当初设计出来时的理想参数十分接近,当然了这是无视掉各种超难处理成分的理想条件,还得无视掉分类预处理这个最大的技术难关。

  比如厌氧池内的化学需氧量,也就是CODcr的进水浓度为6000mg/L,在二级厌氧池投药后,出水浓度便直接下降到1500mg/L,UASB厌氧工艺的COD去除率达到75%,刚好合情合理。

  后续的两级好氧工艺,同样严格按照这种比例进行投药,最终刚好将出水浓度控制在400mg/L左右,两级好氧的去除率分别维持在50%左右。

  容量极大的出水稳定塘内也同样投放了药品,以保证整个池体内的COD浓度都在400mg/L左右,和前段工艺的出水无缝衔接。

  整个污水厂内,各个功能团都严格按照这样的污染物去除率阶梯推进,哪怕是弄虚作假,这也是十分高端的造假了。

  没有非常专业的计算和精确的化验,哪怕造假都造不出来。

  以通山厂以前的工作人员的技术能力,是做不到的。

  幸好有华玲和钟月两个来自五京大学的高材生,两人在学校实验室里跟着卓静思操办光触媒相关研究,以前两人做的都是必须得精确到小数点后至少四位数的精密研究。

  有舒教授保驾护航,两人带来这边的设备,几乎都是直接从五京大学的国家级光触媒实验室里倒腾出来的好货,就连两人用的移液枪都是纯进口的,比普通的地方局化验室强出N倍,甚至比中央审查组带下来的都更好。

  正是在华玲和钟月加班加点的连续精密化验之下,才能对各大功能团中的污染物情况了若指掌,同样,在投放药量的计算上,华玲和钟月也出了大力气,这也是个非常细致和复杂的活计。

  陈光自己也能做,但他懒,他在做实验这方面的动手能力也很差劲,他再天才,总不能连自己没学过的东西都会。

  当然了,现在郭明心头一点儿也轻松不下来,旁边的华玲和钟月也满腹惆怅。

  原因很简单,虽然可溶性污染物可以达标,但浮岛一样漂浮在各大工段水面上的浮泥,实在太扎眼了些。

  尤其是两段好氧处理工序里,随着下面曝气头不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