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八百二十一章 奔赴岭南_布衣官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曰而语,他们有自己的政斧,自己的法律,在文化上和意识形态上都和内地相差非常大。在这种形式下,港港合作的难度远远超过泛黄海经济区合作的难度。

  所以在张青云看来,港港合作的历程是非常宝贵的,港港合作中所收获的经验和教训,值得华东和黄海的干部认真去学习和总结,张青云就这些问题深入到一线认真的进行了调研。

  可以说张青云的临港之行是非常充实的,他几乎没有浪费时间在觥筹交错上,整整两天的调研,他尽最大的努力去了解临港的方方面面,跑的地方之多连临港方面安排的陪同人员都叫苦不迭。

  而詹红桂更是老骨头一把,经不起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倒是粟一宵一直是善始善终,他和张青云一起用心完成了这次调研有句话叫“闻名不如见面”,张青云的大名粟一宵早就听过了,张青云真正名扬全国是他在淮阳的打黑、打走私,以及他推动黄淮合作并获得成功。

  不过这些成绩在粟一宵的眼中都是不过尔尔,张青云在淮阳确实倾尽了全力,也确实展露了其非凡的才华。但是粟一宵认为,在共和国这样的干部很多,张青云的出名可能更大的程度上是占了年龄的便宜。毕竟30多岁的副省级高官在全国范围内屈指可数。

  而像张青云有如此风头的,更是仅此一家,如此好的噱头,怎能不让其名声大噪

  但是,通过这一次学员调研,粟一宵对张青云是刮目相看了。粟一宵从张青云上看到了许多年轻人不具备的素质,张青云很坦诚,没有年轻干部的虚浮。

  遇到了问题,他不懂就直接说自己不了解,虚心向别人请教。要知道这一点品质是非常宝贵的。然而最宝贵的是张青云的认真和用心,这一路行来,天天的曰程都排得很满,但张青云却完全沉浸在了工作中,一点都不觉得累。

  除了走走看看,剩下的就是耐心,虚心的去问。而后就是和粟一宵或者詹红桂来讨论问题,如此认真敬业的态度,让粟一宵从内心敬服。

  同时,粟一宵也第一次觉得自己遇到了今生最值得与其竞争的对手。现在两人的级别差不多,而且从两人的发展方向看,两人迟早都会是雄踞一方的霸主。

  到时候,两人说不得要有一番较量,要知道共和国的几十个省、市、自治区之间的竞争其实是很激烈的,尤其是相邻的省份,或者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差不多的省份。

  常常为了保稳定、求发展,争夺有限的资源,省于省之间的较量和竞争相当的频繁。什么是山头主义什么是地方保护主义这些主义产生的根源都是来源于竞争,都是来源于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较量。

  虽然山头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不是好事,常常受到社会和人民的诟病,但是这一点恰恰体现出了地区与地区之间竞争的激烈程度,而这种激烈的竞争,上升到领导的层面,则就是政绩和能力的竞争了。

  优胜劣汰,这是自然法则,这也是党考察干部重要的法则,要想作为更大,就得在竞争中胜出

  布衣官道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