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4章_抗日坦克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4章

  “是啊,粮食的问题,确实是一个严重的大问题!”李斌说道。

  突然,李斌想起一件事,他说:“其实我们可以让刘琳华从俄国带回一批土豆来种植!这是一种适合寒冷地带生活的植物!有大量的土豆我们就能熬过这个冬天!不是说我们的粮食还足够支撑三个月吗?土豆的生长期就是三个月!”

  可是,农民出身的杨瑞成却反对说:“三江平原一到了冬季就是冰天雪地的,土豆再耐寒,也不能在雪地里生长啊!”

  “我有办法让土豆在冰天雪地里生长!”李斌说道。

  说完,他走到桌子前,画下一张图画:“大家看,我画的是暖棚,我们用木头搭盖架子,在上面铺设大批透明塑料布或者是玻璃,在里面放置火炉,这样就能保证棚内的温度一直是适合土豆生长的温度。除了生产粮食的暖棚外,我们还能建造一批种植蔬菜的暖棚,那些棚内的温度较高,可以种蔬菜。”

  说实话,温室并非是什么新的发明,早在二十年代就已经有那种东西。只不过一个温室的成本相当高,普通农民根本緡法搭建。

  “塑料是什么东西?”杨瑞成问了句。

  诞生于一九一零年,到了一九二六年在国外才大批量生产的塑料,当时在国内可是一种稀罕物,只有拥有留声机,高级钢笔等奢侈品的富人才知道塑料是什么东西,杨瑞成这些土生土长的农民又如何知道?

  “知道留声机吧?就是用来制造留声机唱片的那个东西!”李斌回答说。

  听说留声机,杨瑞成吓了一跳,他吐出舌头:“是用来做唱片的材料啊!那东西可金贵了!我们怎么用得起?”

  李斌笑了笑回答说:“透明塑料在国外不贵的!我们让刘琳华从俄国购买!他们那里有的是这种东西!”

  “那要花不少钱啊!”肖柏心痛的说。

  “这样花的钱总比从国外买粮食般宜!”李斌回答说,“包括棉花,我们也能自己种植,我们还要自己织布!这叫自己动手丰覀愩食!”

  这一次,李斌又一次无耻的把后来**在延安的那一套全部照搬了过来。

  自然,义勇军手里也没有大量的玻璃板,那些东西也只能是从苏联购买。

  不过被李斌派往苏联常驻的刘琳华办事效率还是十分高,很快,她就让人从苏联带回大量的土豆,玻璃和透明塑料布。当然,李斌为此又是支付了二十多万的银元,才从苏联人那里购买到这些东西。

  当然,这钱花得还是有价值的,因为土豆可以再种植,自己种植粮食叭完全花钱从一个连食物都无法保证的苏联购买粮食,要合算得多。

  不久,在宝清附近的三江平原上,就出现了大量的暖棚,大批的农民和民兵以及义勇军战士们开始热火朝天的干活,男人种地,女人则纺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