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2节 工程 5_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主席刘湘一起倒蒋,蒋介石肯定忌恨他,所以他掉了脑袋。

  七七事变在华北爆发了,由于蒋介石的举棋不定和宋哲元的三心二意,所以中国军队在华北很仓促很迷茫地打了几场仗后就不战而退,日军立刻得陇望蜀,席卷平津和河北省(日军席卷河北省并非日军统帅部的命令,还是前线部队的擅自做主),这极大地刺激了蒋介石。此时,因为各方面的原因,蒋介石认为中日已经全面开战(这个“认为”是不是误判,确实不好说),所以决定把日军进攻重点引诱到华东地区,引诱到上海(这个战争国策是蒋百里、陈诚等人极力支持的,蒋介石也担心日本由北向南全面推进),接下来,1937年8月13日,张治中指挥精锐部队第9集团军攻打上海的日本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但是打了六天六夜也没打下来,8月19日,日军正式增援上海,战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中日战争真正开始。

  日本这方面,一开始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高层陷入激烈争执,还没有决定全面侵华,甚至也打算大事化小,但是,中国军队居然在上海“主动进攻”日军,同时,中国军队又在华北一溃千里(宋哲元带部队撤退),并且中国军队在上海以十打一也久攻不下,这三件事立刻刺激了日本人,日本人一是恼羞成怒,因为中国军队居然主动开战(日本人不认为七七事变是开战,只以为是地方冲突),二是中国军队战斗力低下在实战中暴露无遗,三是华北地区的日军一下子掠地千里,获得丰厚战果,日本人不可能再吐出来。顿时,主战派声音一下子压倒了主和派。因为中国军队在上海主动攻打日军,石原莞尔等主和派被迫辞职,日本军界高层彻底没了和谈念头,清一色地决定全面侵华,这才使得中日全面战争真正地爆发了。

  理清前因后果,可以明白:七七事变爆发时,中日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的(肯定是在中国让步的前提下),但八一三事变爆发后,中日只能全面开战。七七事变是日军挑衅,八一三事变是中国军队先下手为强,前者是后者的诱因。即便七七事变爆发,中日还是可以和谈的,国民政府是可以继续拖的,使得战争再次被推迟爆发,从而赢得更多的时间。如果蒋介石真是一个“投降派”,他肯定不会真开战,而是再次让步地进行和谈,并且七七事变以和谈方式解决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但蒋介石最终还是选择开战,一是蒋介石本身并不是真的“投降派”,二是蒋介石“误判”局势,日本人毕竟“欺人太甚”,蒋介石并不知道日本高层的真实企图(以和谈方式解决七七事变),即便他知道了,也不太会相信。实际情况是:日本人打算用和谈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