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5节 上海 4_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什么兴趣,因为他心知肚明没必要继续浪费口舌,反正过几天后国军就要拿上海的这帮小日本开刀了,跟快死的人还较什么劲?

  实际上,蒋纬国并不在双方争执现场,他在隔壁房间里,因为他现在已经是著名的“抗日英雄”,因为中宣部、《中央日报》、《扫荡报》等官方宣传机构和官方喉舌媒体的大肆宣传,搞得蒋纬国“名满天下”(没办法,他的大幅照片连续好几天都是官方媒体报纸的首页头条),再加上他是蒋二公子,树大招风,如果在上海这边公然露面,确实会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特别是在日本人面前,更会带来麻烦,日本人肯定会通过蒋纬国出现在上海而进行情报推测。

  这件事随即让蒋纬国吃了一惊,他吃惊的是:在民国这种没有网络、没有微博、没有朋友圈的年代,新闻传播消息却比后世还快(也许是因为“更自由”的原因)。当双方高层还在为这件事互相扯皮的时候,《申报》、《大公报》等著名报社的上海分社已经在下午紧急刊发了专门报道这起“虹桥机场事件”的号外(号外是报社为报道重大突发事件而临时印发的新闻报纸),事件在当天中午就传遍了上海,一时间,整个上海人尽皆知,闹得沸沸扬扬。

  下午两点多,上百名在沪的日本侨民聚集在虹桥机场门口,情绪激动地高呼各种口号。虽然蒋纬国跟众官兵都听不懂日语,但也差不多明白,这些日侨无非就是在抗议中国军队“滥杀无辜、乱捕乱抓”。眼下,中日两国在实质上已经是交战国、敌对国,虽然两国高层为了深层目的而“一边全力动手一边继续保持笑脸”,但两国基层民众的思维是直线的,都知道本国军队正在华北前线与对方国家的军队打得死伤无数,两国报纸从七七事变开始就在连篇累牍地报道着华北战事,虽然新闻报道的宗旨是“客观、公正、准确”,但撰写新闻内容的毕竟是人,人是有感情的,所以字里行间都会带上倾向于本国的感情色彩,自然而然,两国基层民众的爱国情感和敌对情绪早就被鼓动得极度高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虹桥机场事件肯定是不可能像正常意外事件那样处理了。

  聚集在虹桥机场门口的日侨随着时间推移而越来越多,增多的数量和人增多时的速度让蒋纬国有九成九把握能够肯定背后是有人在组织操控,到三点多的时候,已有千余名日侨,把虹桥机场门口堵得水泄不通,叽里呱啦、声嘶力竭、群情激奋地喊着各种日语口号,事态大有一发不可收拾和随时失控的趋势。“快!”杨虎闻讯后急忙命令郑洞国,“快让你的部下把枪膛里的子弹都给我退了!”

  “这…”郑洞国有点迟疑,他明白杨虎的用意,但感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