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16节 冬季到来 1_二战之我是蒋纬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好夺取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因此,德军高层在战前已经打算使用空降兵来夺取巴库,这也是南京军请求德军出动空降兵援助巴库南京军后德军可以快速出动空降兵部队的原因——德军空降兵早就准备好了。冬季的到来,导致都拼杀得筋疲力尽的苏、德、中三方都被迫停战,三方心知肚明,都要抓紧冬季进行休整补充,继而展开来年大战,此时,苏联战争的局势是这样的:南京军控制着七成以上的中亚(除了哈萨克的西北部)、里海南部、北亚东部(已经转让给日本)、北亚中部大部分和北亚西部小部分(因为北亚四城的存在,南京军只能控制北亚中部大部分和北亚西部小部分);德军的控制地区大致上“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三城连成一条直线”的直线西部,占苏联东欧领土约一半,德军没有攻入列宁格勒,但对列宁格勒形成全面包围之势,德军也没有攻入莫斯科,与苏军在莫斯科郊区进行对峙,德军攻入了斯大林格勒,占领城区八成以上,无力继续推进。

  巴库这个地方无疑是苏联战场上此时最大的“敏感点”,目前中德苏三国“三方分占”,由于巴库是苏联最大的、最主要的油田,苏联不愿意将其毁灭,中德也渴望得到,最终形成如此怪异的局面:南京军、德军与苏军近在咫尺,但互相井水不犯河水。三方在这里的重点自然是巴库2200多平方公里的油田地带,根据三方缔结的战时协议,油田的北部、占油田总面积50%的地带属于苏军,油田的西南部、占油田总面积25%的地带属于德军,油田的东南部、占油田总面积25%的地带属于南京军。在苏联极度不愿意、极度愤恨中,苏中德三方“分享”这片原本完全属于苏联的大油田。在苏军控制区内,苏军部署精锐重兵,并且部署数百门火炮,油田以北二三百公里内还有苏军的几个机场,部署数百架轰炸机;在德军控制区内,德军也一样,德军机场不在巴库本地,而在巴库西部黑海对岸的乌克兰的克里木半岛,也有几百架轰炸机;在南京军控制区内,南京军自然相同,部署一个师(第180师)以及一个自行重炮团,并且在巴库东部里海对岸的土库曼巴希港口机场部署了一百多架轰炸机,这样,三方形成了一种互相制约的平衡,一旦其中一方有异动,另外两方都可以用炮群、轰炸机群摧毁整个油田,把巴库炸成火海,玉石俱焚、同归于尽,最终谁也得不到一滴石油。根据战时协议,三方都承诺“不主动攻击对方”,同时承诺“不主动攻击对方的石油运输线”,苏方的石油运输线是陆路,把巴库石油一路向北运输走,德方和中方的石油运输线都是水路,德方用船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