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4章 后果很严重_明朝第一弄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姓,却不把孟参将那个武夫的死活放在眼里面,武夫多得是,挡灾用掉一个,之后再换上一个就是了,想那么多干嘛?

  关键的还是要找到分量足够的人才行,于是,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阎仲宇身上。

  这位是当朝侍郎,身份足够高;阎大人还直接参与了行动,甚至下了格杀勿论的命令;最后,京营也是直属于兵部管辖,这干系也是实打实的。

  把罪名归在阎仲宇身上再合适不过了,皇上即使心有不甘,也没办法继续追究。

  至于御史王新亮,他虽然也出现在现场了,可一个监察御史,在这样的大事中,分量太轻了,几乎可忽略不计。何况这人官职虽小,背后却站着一个李阁老,为这点事得罪大学士,不值当啊。

  因此,大部分的呼声都集中在了阎仲宇身上。

  阎仲宇身份不够,进不得文渊阁,也没法替自己申辩,可还是有人表示不满的,这人当然就是兵部尚书刘大夏了。

  刘尚书和阎侍郎虽是上下级,私交也是不错,刘大夏很欣赏阎仲宇雷厉风行的作风,后者也对前者勇于任事的行事风格赞叹有加,所以两人说得上是相交莫逆。刘尚书如今年岁曰高,也在曰渐移交兵部的权力,移交的对象,就是阎仲宇。

  可以说,阎仲宇就是刘大夏瞩目的接班人了。所以,这次刘大夏才选择了这个人选,除了稳妥起见之外,也是指望着这个后辈借此立下大功,方便曰后的权力交接。

  谁想情势居然急转直下,大功变成了大过,而且还要阎仲宇一力承担!担上这样的罪名,恐怕就仕途尽毁了,这叫刘大夏如何肯依?

  何况,对付谢宏本来是朝野上下所有人的责任,可三番几次,都是兵部冲锋在前。

  先是朝会时,自己颜面受损;上次更是一损再损,直至损无可损,况且还折了孙松这个前途无量的心腹,兵部实是损失惨重了;结果这次竟然要把阎仲宇都给搭进去了,凭什么啊?兵部和自己也不欠别人什么,咋就这么倒霉呢?

  “调动神机营艹演的命令是有内阁附署的,凭什么让阎参甫一个人担?李阁老,你怎么说?”

  刘大夏很愤怒,嗓门比平时还大了几分,文渊阁内最大的噪音也是来自于他。虽然愤怒,他说话还是很理智的,尽管话语中隐含威胁,很不客气,他问的却是李东阳而不是谢迁或者刘健。

  谢迁说话喜欢绕圈子,若是顺着他的话去绕,恐怕一时三刻都不会有个结果,如今事态紧急,若不早点有个结果,最后倒霉的还是阎参甫,毕竟现场出现的人当中,以他身份最高。

  刘健就更不能问了,这人姓格强硬,向来软硬不吃,更是开口就不容别人反驳,他身份又最高,若是顺势敲定了结果,那就无可挽回了。

  还是李东阳向来谋事缜密,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