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8章 夜宴已冷,菊花未残_明朝第一弄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人,一个个都是叫的震天响,就是不肯依从,结果现在眼见一败涂地,反倒让自己拿主意了。

  这帮家伙打的什么主意当老夫不知道吗?还不是想让老夫担起责任来,好让他们脱身?呸,想的美,那个歼佞连给孝宗皇帝报仇的旗号都打出来了,还有人觉得这事儿会善了?对方磨刀霍霍,目标又岂能仅仅是扳倒一个大学士?开什么玩笑!

  谢宏为了传播恐慌,并没有限制溃兵乱逃,大多数溃兵都是逃回了御马监,然后被收拢了起来,不过也有一些如耿忠一般的人,却是跑出了皇城,到各处去报信了。因而,这里聚集的朝臣们也对紫禁城之战有了确切的认知。

  “那各位大人都说说吧?”闵圭无奈,只好转头过来,可在座的人虽多,却没一个人乐于正视他的目光。

  闵圭嘴里发苦,很是想念不知所踪的刘大夏。他很清楚,指望刘健这样的老狐狸会因为自己一句话,就勇敢的承担起这样大的责任,是很不现实的,而且他也未必担得下来。

  大学士在天下士人眼中无比神圣,可在皇上和那个谢宏的眼中,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儿,否则怎么会发生那次小黑屋事件?

  现在看似一败涂地,穷途末路了,实际上大伙儿还是有不少选择的,只是这些提议不太适合直接说出来罢了。

  最简单,也是最现实的办法就是妥协,也就是投降认输,打输了纳头便拜,这才是好汉所为,历朝历代的官僚们都很精通于此,有些曾经历任数朝的老油条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呢。

  武人改投他主那叫没有气节,可以冠之与三姓家奴之类的称号。

  可文人要是这么做了,却可以称之为弃暗投明;若是曰后再有反复的话,那叫忍辱负重;便是历任多朝,也可以解释为心怀天下,不以一家一姓的得失为念。总之,都是一些高风亮节的举动。

  但是,这种事能做不能说,谁要是敢当众提出来,肯定被当场攻击成筛子,除非提议的人身份够高,大伙儿这才会表示:既然大人您这么说了,那咱们就忍忍好了。

  而即便这个提议的人身份再高,事后也一样会被人骂成猪头,投降没有错,可是你说出来就给人抓到话柄了。因此,刘健才忙不迭的让大伙儿议议,不肯独自决断,闵圭也不敢主动说出来,以免成为明朝第一冤大头。

  当然,忍辱负重这个策略难以实行的原因还有一条,那就是闵圭不能确定,自己这些人有没有忍辱负重的机会。

  正德不是曹孟德,谢宏更不是郭奉孝,这俩人似乎没有举手烧书信,一笑泯恩仇的气度,反倒是用睚眦必报形容这俩人比较合适,尤其是后者,除了没有气度,更兼心狠手辣。

  当曰的孙松不过是拦了一次路,就被他打个半死,这次大伙儿可是差点要了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