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2章 金州路上_明朝第一弄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大队人马才到宁远,可实际上没人知道,当辽东大部开始降雪的时候,谢宏已经过了三岔河,到了盖州,离目的地金州卫已经不远了。

  他本就是先行出发的,而且除了三位新婚妻子坐的那辆马车之外,随从的人都是轻骑跟随,所以走的很快。

  按常理,他这样的队伍一路上会引起不少人的注意,可在大队人马出发之前,谢宏派出了不少小队,分赴向多个目的地,他这一队人混迹其间,倒也不怎么显眼。

  那几个小队主要是去探勘矿藏的。

  通过后世的记忆,谢宏知道辽东资源丰富,本溪、抚顺都有铁矿,而煤矿更是遍地都是,可那些矿藏具体在什么地方,他就不太清楚了,因此,先期的勘探是很有必要的。

  他的计划很大,囊括了许多东西,而辽东能够进行建设的时间却很短,就如同眼下这样的冬天,即便没下雪的时候,土地也都是冻得硬邦邦的,下雪之后,更是连冰带土的冻在了一起,别说破土动工了,就算是行路都难。

  谢宏在后世的时候,也看过鞑子记录的明史,上面记载说,鞑子在隆冬之际,攻打辽东的城堡用了很多手段,包括堆土墙、挖地道什么的。看的时候,谢宏就是将信将疑的,到了实地一看,更是嗤之以鼻了。

  就算后世有了推土机和挖掘机这样的机械设备,东北一般都不会在冬天进行建筑工程,这个时代更是想也不要想了,挖地道?莫非用火药炸地道吗?否则这冻土的硬度跟石头都差不多,用什么工具才能挖得动?

  知道事不可为,谢宏也不急于一时,所以才吩咐大队人马缓缓而行,等到开春之后,再全面动工。

  当然,这段时间也不能浪费了,各处的矿藏还是要探明的。反正谢宏知道的那几个地方的矿都比较容易探,开采难度也低,后世的抚顺和本溪,很多铁矿都是露天开采的,即便在这个时代,开采的时候也不会有多难。

  麻烦当然也有不少,抚顺还好,除了后面加了一个‘关’字,地名跟后世是一样的。可本溪就比较麻烦了,无论是向人问询还是在舆图上查找,谢宏完全找不到这个地名。

  最后他只好根据自己贫乏的地理知识,大致确定了一个范围,也就是辽东都司附近的百十里地,铁矿比较多的地方了。

  本溪的铁矿矿藏丰富,后世的本钢就是因而得名,想必在这个时代也有所开采了,想要找到应该是不难的,倒是开采的时候可能会有些麻烦。

  “宏哥哥,咱们还要走多久啊?”月儿吸吸鼻子,从马车里把小脑袋探了出来,向谢宏问道。

  “大概再有个十来天就能到了吧?”谢宏不是很确定的回答道。

  他对辽东路途的了解很少,而且多半也是来自于后世,完全做不得准。他知道从燕京到沈阳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