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30章 再开记录,朝野惊诧_明朝第一弄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询,刚好跟陈世良的信使赶了个前后脚。

  又是一次记录啊!别说大明了,就算把华夏几千年来的中原王朝都算上,除了本来就是鞑子入主的元朝,又何尝发生过这样的事啊?

  建州女真可不光是穷,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态度很恭顺,一向都有对大明表示敬仰的,就算不是属国,也称得上是友好部落了,对于这样的部落,大明一向是安抚有加的。

  成化年间的董山,主要就是他对汉民搔扰的太厉害,甚至搔扰到了当时的巡抚的别宅,这才招致了明廷的怒火,跟如今的女真完全不是一回事。

  结果那个谢宏居然穷疯了,去把这么一个部落给屠了,这简直是丢尽了大明的脸啊!

  除了这些表面上的说法之外,王鏊以及屠勋等人更是有些歇斯底里了。他们很清楚,女真是很穷,不过毕竟是在草原上混的,部落中的牛马是很不少的,甚至还有些粮食积蓄……结果这些全被谢宏一锅端了,很显然,谢宏已经借此渡过了难关,等到明年屯田有了收获,那简直就是蛟龙入海,直接飞天了,到时候还拿什么限制他?

  就算真的断了漕运也不管用啊?只要京营有粮食供应,大举出征之时,江南人又拿什么抵挡?

  别看李东阳那些人现在都严守中立,可若是真的漕运断绝,天下怨起,没准儿他们立刻就会调转矛头,政治上面向来就没有永恒的关系,这一刻是同盟,下一刻可能就是对头了。

  好在现在还没到那个份儿上,单是对辽东禁运造成的些许不良影响,还不不至于对双方的同盟造成多大的裂痕。

  尤其是对这场边事的态度,朝野上下的意见是一致的,必须严惩不贷,这种行为曰后也必须予以杜绝。

  这已经不单是限制谢宏的问题了,九大边镇的兵马一旦得到这样的消息,会有什么后果?

  没错,蒙古的主力部队很强大,可草原上的部落多得是,弱小的比例也更高,若是都循了辽镇这个例子,那不意味着,只要能回避蒙古的主力,就可以肆意对那些弱小的部落下手了吗?

  若是边军在屯田之余又有了财源,那么,谁能保证唐末的藩镇之祸不重演?谁能保证那些武夫还会老老实实的听话?

  此外,若是边军四下出击,谁又能保证蒙古不会报复?要知道,如今的蒙古虽然已经分裂,但无论是瓦拉还是鞑靼,哪一方都能拿得出十多万骑兵,若是联合起来就更加恐怖了。

  要是招致了蒙古的大举报复,谁又能担保能击退他们,保卫边关?

  至于谢宏那边就更加让人郁闷了,本来以为这人去了辽东,算是自我流放了,谁想眼见着就又有崛起的迹象,而且这迹象还很清晰,这让众臣如何能不郁闷?

  必须限制他!

  自去年冬天的那场朝会之后,皇上又已经几个月没上朝了,可如今出了这种丑事,却也容不得皇上回避或者庇护谢宏了。

  弹劾?不,用奏章弹劾是没用的,听说那些奏疏都被皇上拿去烧火了,有些话,还是得当面讲才能讲明白。

  于是,再一次的……奏疏铺天盖地的涌向了文渊阁,淹没了司礼监,内容只有一个,开朝会,议边事!

  而正德的回应也很干脆,他直接下了一道手谕:三月十二,朝会上见。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