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5章 反击的序幕_明朝第一弄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了还是没下啊?

  杨廷和出来了还没来得及站会去,于是,不论是立场如何,在这一刻,意见是统一的,众臣的视线都投了过来,其中充满了鼓励和信任。

  “陛下,微臣斗胆,敢问详情如何?”众望所归的杨廷和也只好硬起头皮,继续追问道。

  “三儿,给他们念念吧。”正德应该是玩够了,一脸无趣的样子,把信递给了三公公,后者躬身接过信,然后抑扬顿挫的念了起来。

  “……辽西事,臣有不查之过,幸有金州木城驿驿丞王守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古今,才高八斗……”

  众人面面相觑,在奏章中,谢宏先是似模似样的请个了个罪,然后突然话锋一转,开始称赞起王守仁来了,而且还特意把他的官职点了出来,在朝堂上讨论一个驿丞的才华,这正德朝是一天比一天不像话了。

  “……臣采取了科学的方法,有针对姓的做出了对冰雹的防治……正因王守仁提前示警,臣方得以从容应对,托陛下洪福,军民协力,才能建此功业,因此……”

  科学的方法?科学跟冰雹怎么可能联系的上?丹墀下一片茫然,其实,科学并不是外来词,早在宋朝就已经有这个说法了。

  陈亮在《送叔祖主筠州高要簿序》中说:“自科学之兴,世之为士者往往困於一曰之程文,甚至於老死而或不遇。”

  这里的科学,指的是科举之学,在场都是饱学大儒,当然不会不知道这典故,所以才更加疑惑了。

  何况,听奏章的说法,冰雹确实是有的,和陈世良说的一般无二,可却被谢宏用了某种手段给消弭于无形了!而这个手段,正是被那个不学无术的人冠以科学名义的某种伎俩……这可能吗?

  众人都是惊疑不定,可从奏章中却得不到任何答案,连暗示都没有,除了套话,里面说的最多的就是为王守仁请功,求封赏。

  这种事没人在意,从王守仁上表开海的那一天起,他就已经被士林打上了歼党的标签,谁都不会对他和谢宏沆瀣一气表示诧异。

  何况,这么一个人是否回朝,大伙儿也无暇关注,要是奏章所述属实,那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大危机,跟这危机比起来,很多事都是无关紧要的。

  奏章的篇幅很长,可三公公只念了大概三分之一就停下了,转身向正德请示道:“陛下,您看,这下面……”

  “下面朕自己来。”正德一脸肃穆的接过了信,朗声道:“众位爱卿,你们一定很好奇,辽东巡抚的科学方法到底是怎样的方法吧?”

  几乎所有人都在点头,连在正德的身后的刘瑾都伸长脖子探出了头,想从信上找到答案。

  “下面,朕就给你们讲讲,什么叫自然科学……”正德有板有眼的念道:“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姓在内的自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