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9章 新年伊始,天津见闻_明朝第一弄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出发,是因为不想耽误了春闱,属于特殊情况,可这些百姓在正月里背井离乡的,究竟是图个啥呢?就为了一月那二两银子吗?

  “少爷……”杨慎并非自言自语,作为候补首辅的公子,他出门的时候身边又怎么可能没人?随行的管家杨贺是个深谙世故人情的,他清了清嗓子,努力将语气放得平缓,道:“他们应该是打算来天津过年的。”

  “少爷,这就是您经常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了吧?”管家是杨廷和特意吩咐了才随行而来的,而书童则是杨慎一直带着的。

  除了拎包提箱,明朝的书童还有很多用途,所以,明朝的读书人出门带书童,就和后世的官二代,富二代出门带跟班似的,属于潮流,就算很多寒门的士子,到了京城之后,都会打肿脸充胖子的搞个书童在身边,没办法,要是不带的话,会被同窗们瞧不起的。

  杨慎的书童茗烟倒很纯粹,他就是个字面意义上的书童而已,平时陪主子读书的时候,也记下了不少典故,这时候冷丁跳出来插了一嘴。

  “胡说八道!”

  管家是过过苦曰子的,这种话他当然听不入耳,没等杨慎说话,他便把脸一板,训斥道:“我大明百姓最重传统和乡土,又岂会单纯因为区区小利就背井离乡,你随侍在少爷身边,却总是不分轻重,这等胡言若是给外人听去,岂不让人笑话我杨家的门风不肃?”

  “是我说错了,贺叔,那你倒是说说,他们为什么会想着来天津过年呢?”茗烟吐了吐舌头,先低头认了错,然后又笑嘻嘻的向管家问说,态度中只显亲近,半点都不见惧怕。

  杨慎本来也要训斥书童两句,可听了这话,也忘记了这茬,转头看着管家,想从对方那里得到答案。

  “还能如何,当然是曰子过不下去了才会如此。”管家深深叹息着,抬手指着不远处的人群,又道:“你看他们扶老携幼的样子,显然是举家迁移,可你看看他们身上的行礼,嘿,多点的也不过是几个包裹,少的更是……”他摇了摇头,似是不忍再说,只是停了口。

  不过也不用多说,杨慎和茗烟都是少年,也没经历过民间疾苦,本也不会留意这些细节。举家迁移,却携带如此之少的行李,那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这些都是赤贫之民,家无长物,因此才能轻身而来。

  “可是……”杨慎眉宇深锁,大是疑惑不解,“按朝廷邸报上的说法,这几年分明就是好年景啊,怎会有如此之多的贫民?就算皇上被小人蒙蔽,导致朝廷邸报不实,可我由成都一路赴京,所闻所见,历历在目,也不觉民间会如此之惨啊?”

  “少爷,咱们成都本就号称天府之国,是整个四川最富裕的地方,沿江而下的时候,舟行甚急,你也无暇关注两岸。等到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