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668章 把场子找回来_明朝第一弄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登基的时候,我按着父皇您的嘱托,尽量尊重他们的意见,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他们的意见也经常自相矛盾,哪怕是同一件事,同一个道理,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说出来,都会相差很多。”

  少年笑了笑,笑容中带着讥嘲之意,“他们说,天子不能与民争利,因此要我罢了皇庄,可是他们自己却在圈地,呵呵,这个词很形象吧?比投献什么的形象多了,我罢了皇庄之后,然后让他们去圈,这就是天子不与民争利了。”

  “他们说要朕节约勤俭,给天下百姓做示范,说是只要朕的用度足够少,国库就会充实起来,进而国泰民安。可实际上呢,我多吃一顿夜宵都要被御史和阁臣唠叨,他们在府中设宴的时候,一顿饭都要花费几百上千两,原来我节省的,就是让他们去挥霍的。”

  “他们又说要以仁治天下,不能向商人收取税赋,要执行海禁以免蓄养盗匪……哼哼,可结果呢,他们自己设关卡,向过往客商抽取捐献,自己进行海贸,自己扮演盗匪,鞑虏攻破边境,他们也不思救援,反而说什么谨守关隘,待鞑虏自退!”

  声音转冷,而且变得尖锐起来:“大哥说的没错,这帮心口不一,言行不一的士大夫,才是我大明最大的祸患!”

  声音又变得激昂起来:“父皇,我知道的,是您在冥冥中保佑着皇儿,把大哥送到了我的身边,是他为我开解疑惑,是他帮我重振皇权,是他告诉我,天子牧守天下,就如同放羊的牧人,有责任也有义务。”

  “作为天子,我有责任为天下万民寻找草场水源,为他们指点方向,让他们丰衣足食;我有责任为天下人提供保护,将觊觎他们的豺狼驱赶开;我也有责任将压榨他们的旧官僚一扫而空,还大明一个朗朗乾坤,并且将大明威名传播四海!”

  “所以,父皇您应该明白的,我不是胡闹,我是在尽天子的义务,大明的安定,由朕来守护!”激昂的话语在大殿内激荡不休,袅袅升起的青烟都为之震颤,不断变幻着形状,使得供桌上的牌位若隐若现,仿佛历代先皇都醒了过来,正在对少年表达着自己的意见。

  “太祖爷爷,你驱逐鞑虏,恢复华夏衣冠,制订严刑律法,试图吓阻那些贪官污吏,创下一个清平盛世;太宗爷爷,你五次北征,意图彻底消灭鞑虏,化解那些豺狼对中原的威胁……”

  烟雾开合,历朝天子的牌位若隐若现,少年语声朗朗,一一相对,“父皇,皇儿知道的,您也想过要完成太祖、太宗未尽的事业,只可惜……不过不要紧,还有朕在,朕会成为大明的武皇帝,开创一个繁华盛世来,让大明子民安享万载太平!”

  正这时,门口响起了一阵轻轻的脚步声,虽然正德有令在先,让旁人不得靠近,可他的声音越来越高,三公公等人在几十步开外都听得分明,也由不得他们不担心。他们自己是不敢上前打扰的,不过,有了另外一位贵人在,跟在后面就没关系了。

  “皇帝哥哥,你没事吧?”一个娇怯怯的声音响起。

  “没事,朕正要回西苑呢。”该说的,也说的差不多了,正德恢复了以往的表情,正要出门时,他忽然又想起来什么,转过身来,对着某个牌位挥了挥手,高声道:“太爷爷,您就好好看着吧,看孙儿帮你把场子找回来!”

  说罢,他昂首挺胸的走了出去,三公公心里奇怪,却又不敢向皇上探问,于是探头探脑的向大殿内张望了一眼。

  殿内青烟袅袅,聚散无常,开合处,一个牌位端居其中,上书: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三公公当太监还是很敬业的,只是略略一想,他就想起来了,这不正是英宗皇帝的牌位吗?

  (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