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807章 颁奖现场_重生之科技洪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按照他对生物学方面的贡献,如果实事求是的话,估计诺贝尔奖每年都要给他颁奖,这就是他在生物学方面的成就。

  其他的成就,大家有的听过,有的没有听过,特别是技术上的,因为很多是不明确署名的,所以大家并不是特别了解。

  其实他在技术上的成就,比在理科上面的成就还要高,只是在科学界,工科领域的成就不管再高,和理科成就相比,还是差了很多。

  理科是发现科学原理和规律,属于创造性研究,而工科属于应用型研究,在科学领域,天然就处于下风。

  但是就我国这些年的情况,理科能够发挥的作用反而不是特别大,而工科对于国计民生的贡献要远远超过理科,毕竟理科成果想要转化为生产力,距离往往比较远。

  赵一对他们的学术成就如数家珍,和每一位科学家寒暄的时候,都能够就他们最得意的成就说出一些新颖的观点,而且还是三言两语就说明白了。

  以他的记忆里以及知识储备,做这个实在是太容易了,而对于他的成就,很多科学家只能是从本专业的角度讲述了。

  毕竟他涉及的科学领域太多了,而科学研究往往是比较窄的,一般只对自己熟悉的领域能够掌控,在此之外的,能够有所了解就不错了。

  因为一般人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能够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就已经了不起了,很少有人涉及太多的领域,这样广而不精,反而无法做出太大的成就。

  现在不同于几百年前,那时候科学处于刚刚萌芽状态,都不是特别的高深,还有科学家涉及的领域比较多。

  现在很多科学家恨不得在细分领域再细分,因为随着知识体系的不断壮大,穷尽毕生精力,能够研究明白细分领域的细分领域,就已经不错了。

  和科学家聊天,他还是感觉非常好的,因为没有太多勾心斗角,讨论的问题都是比较容易辨证出来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他花费了相当长时间和科学界认识寒暄,然后才轮到政界人士,虽然这在国内不符合规矩,但是他就是这么干了。

  在他看来,国家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先烈们的牺牲,但是想要发展好,更是离不开科学家的贡献,两者虽然没有伯仲之分,但是在他心里,显然科学家的地位要高些。

  至于有没有人不开心,他倒是无所谓,反正他也马上就要退隐了,想找他麻烦的机会更不多了,加上小肚鸡肠的人也坐不到今天这个位置。

  更重要的是,他想要借此机会,表明自己的态度,同时也想要提高科学家的地位,纠正一下我国固有的观念,至于能不能起到作用,他也不清楚。

  不过他一向都是尽人事听天命,如果别人能够理解,并且做出改变,那自然是极好的,如果依然如故,他也没有什么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