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父子夜谈_束发之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陈国刚又拿出了一本书推到陈戒身边说道:“后面你就看这本书,如果你打算干爸这行,这本书就是你今后思维模式的总纲了。”

  陈国刚推荐的这本书按理说不太适合陈戒这个年纪的人阅读,如果一开始就推荐给他,陈国刚担心后者会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才会先带着陈戒撞一次伪科学的南墙,因为只有体会到了撞南墙对时间和精力的无谓消耗后,才能减轻陈戒对这本书的抗拒心理。可即便如此,陈戒乍一看到这本书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易经》?!”陈戒看见这本书差点没哭出来,“爸,我弱弱地提醒您一下,我才15岁……”

  一看陈戒还是有些难以接受,陈国刚也是有些犯难,但考虑到这本书对入行的必要性,他也只好强行推销了起来,他说:“15岁怎么了,正好是人生起步的阶段,这会儿有一本指导性的纲领引导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如果等4、50岁磕了一头包再看的话,那就有点晚了。”

  “爸,问题这是殷周时期的文字,以我的文言功底看看唐宋的诗词,明清的文章还差不多,这部经对于我确实晦涩了。再说了,也没听过这一行的从业考试考《易经》的。”

  “文化断层是个问题,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呀!文字不懂就去查,从小锻炼你的训诂功夫不就是为了干这吗?实在不行就去找白话文版的,活人能让尿憋死?从业考试只是一个门槛凭证,考试合格不代表你就真懂了,这是两码事。以爸这些年的经验总结,这部经对这一行来说入门的帮助最大!想要少走弯路,你就得按我说的来。”

  理性上陈戒是相信父亲的,可是感性上陈戒不知道怎么了,就是觉得很别扭,他摸了摸脑袋后问道:“可这本书不是算卦才用么?”

  陈国刚这会儿也听出来了,陈戒的这些疑问其实就是现实生活给他造成的刻板偏见。中国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摆摊算命的,正因为有一大堆不学无术之人拿着《易经》招摇撞骗,所以很多国人初见《易经》这一类的古书时要么嗤之以鼻,要么束之高阁,陈戒有所抵触也就不足为奇了。

  既然这种刻板偏见已经形成,陈国刚也只能硬着头皮替那帮骗子擦屁股了,他先是一脸正色地质问道:“你这些偏见都是哪里听来的?!”

  然后他就开始了纠偏的工作,只听他解释道:“善易者不卜,真正看得懂《易经》的人是不需要占卜的,里面的道理都是防患于未然,如果真正能够落实到生活当中,哪还用得着求神问卜?!那些求签者的心态说到底无非就是抱着既想占便宜又不想吃亏的侥幸心理罢了,而那些骗子也正是迎合了这种心态所以才有了市场。”

  陈国刚分析完了这些求神问卜之人的心态之后接下

  请收藏:https://m.grtxt.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